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14页 |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7-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3页 |
1.3 本文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 | 第13页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3-14页 |
2 辩证的自然主义思想的理论来源和福斯特对其独特解读 | 第14-21页 |
2.1 辩证的自然主义思想的理论来源 | 第15-18页 |
2.1.1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 | 第15-17页 |
2.1.2 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 第17页 |
2.1.3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 第17-18页 |
2.1.4 其他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 | 第18页 |
2.2 福斯特对马克思唯物主义思想来源的独特解读 | 第18-21页 |
2.2.1 伊壁鸠鲁的唯物主义 | 第19-20页 |
2.2.2 达尔文的进化论 | 第20-21页 |
3 福斯特辩证的自然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1-29页 |
3.1 对马克思关于人—自然—社会关系的阐释 | 第21-25页 |
3.1.1 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自然维度 | 第22-23页 |
3.1.2 物质变换裂缝理论 | 第23-24页 |
3.1.3 马克思的生态学:人-自然-社会的统一 | 第24-25页 |
3.2 消除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探索 | 第25-29页 |
3.2.1 关于资本主义制度反生态的批判 | 第25-26页 |
3.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6-27页 |
3.2.3 建立生态社会主义社会 | 第27-29页 |
4 福斯特辩证的自然主义思想比较评析 | 第29-37页 |
4.1 与传统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的比较 | 第29-32页 |
4.1.1 生态学视角的独特阐释 | 第30页 |
4.1.2 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批判 | 第30-32页 |
4.2 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辩证法的比较 | 第32-34页 |
4.2.1 自然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 第32-33页 |
4.2.2 关于资本主义消除生态危机理论的批判 | 第33-34页 |
4.3 福斯特辩证的自然主义思想的理论贡献及其缺陷 | 第34-37页 |
4.3.1 对扩大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影响的贡献 | 第35页 |
4.3.2 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框架建构的贡献 | 第35-36页 |
4.3.3 福斯特辩证的自然主义思想的理论缺陷 | 第36-37页 |
5 辩证的自然主义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 第37-44页 |
5.1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 第37-41页 |
5.1.1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形成及发展 | 第38-40页 |
5.1.2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特点 | 第40-41页 |
5.2 福斯特辩证的自然主义思想的几点启示 | 第41-44页 |
5.2.1 坚持辩证的方法论思想 | 第41页 |
5.2.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 第41-42页 |
5.2.3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 第42-43页 |
5.2.4 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