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课题背景 | 第11页 |
·光束调节原理 | 第11-13页 |
·微调机构的种类及特点 | 第13-20页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第20-22页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研究意义 | 第21-22页 |
第2章 二维角度微调方案总体设计 | 第22-44页 |
·二维微调机构的设计要求 | 第22页 |
·微调方案的选择 | 第22-25页 |
·楔形摩擦副的设计 | 第22-23页 |
·驱动连接方案的确定 | 第23-25页 |
·二维微调平台的总体结构介绍 | 第25-26页 |
·双模式调节方案介绍 | 第26-33页 |
·微动平台驱动电机 | 第27-29页 |
·设计计算 | 第29-33页 |
·手动拧紧力 | 第33页 |
·微调机构关键部件的设计 | 第33-41页 |
·楔块的设计 | 第33-34页 |
·滑块的设计 | 第34-36页 |
·拉簧的设计与计算 | 第36-39页 |
·柔性连接钢片的设计 | 第39-41页 |
·其他部件 | 第41-43页 |
·限位块 | 第41页 |
·底座 | 第41-43页 |
·支架 | 第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第3章 二维微调机构的三维建模及分析 | 第44-59页 |
·基于UG NX5.0 的二维微调机构三维建模 | 第44-46页 |
·前言 | 第44页 |
·新型二维微动平台的结构模型 | 第44-45页 |
·其他零件的三维模型 | 第45-46页 |
·ADAMS 联合仿真理论介绍 | 第46-49页 |
·ADAMS 虚拟样机技术介绍 | 第46-48页 |
·UG 和ADAMS 之间的数据传输 | 第48-49页 |
·基于UG 和Adams 的二维微调机构动态仿真分析 | 第49-58页 |
·模型的导入 | 第49-50页 |
·物理参数的计算 | 第50-53页 |
·二维微调平台动态特性分析 | 第53-56页 |
·滑块受力的有限元分析 | 第56-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第4章 二维微调机构实验研究与数据处理 | 第59-69页 |
·自准直测角原理 | 第60-61页 |
·微调平台角度调节试验 | 第61-63页 |
·实验结果的数据处理 | 第63-68页 |
·粗大误差的判别 | 第63-64页 |
·实验数据拟合 | 第64-68页 |
·小结 | 第68-69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第74-75页 |
指导教师及作者简介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