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2-14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1.2.1 湿地遥感分类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2.2 景观格局变化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2.3 生态服务价值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获取 | 第20-29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20-21页 |
2.2 数据收集与处理 | 第21-29页 |
2.2.1 数据源及土地利用数据的提取 | 第21-24页 |
2.2.2 提取数据采用的土地利用分类系统 | 第24页 |
2.2.3 解译标志 | 第24-27页 |
2.2.4 野外验证 | 第27-29页 |
第3章 三江平原地理环境变化 | 第29-37页 |
3.1 温度和降水量变化 | 第29-31页 |
3.1.1 温度变化 | 第29-30页 |
3.1.2 降水量变化 | 第30-31页 |
3.2 三江平原土地利用变化 | 第31-37页 |
3.2.1 土地利用变化计算 | 第31-32页 |
3.2.2 土地利用变化结果分析 | 第32-34页 |
3.2.3 沼泽湿地的时空变化原因 | 第34-35页 |
3.2.4 结论与讨论 | 第35-37页 |
第4章 三江平原景观格局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分析 | 第37-49页 |
4.1 三江平原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第37-40页 |
4.1.1 景观格局分析指标体系及指数提取 | 第37-38页 |
4.1.2 景观格局指数结果分析 | 第38-40页 |
4.1.3 景观格局差异的可能原因 | 第40页 |
4.2 三江平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分析 | 第40-47页 |
4.2.1 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表修正 | 第40-42页 |
4.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 | 第42-44页 |
4.2.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结果分析 | 第44-47页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47-49页 |
第5章 结论 | 第49-51页 |
5.1 研究结论与创新之处 | 第49-50页 |
5.1.1 研究结论 | 第49-50页 |
5.1.2 创新之处 | 第50页 |
5.2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