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前言 | 第9-12页 |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12-15页 |
| 1 生物材料 | 第12页 |
| 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12-13页 |
| 3 主要试剂配制 | 第13-15页 |
| 实验方法 | 第15-22页 |
| 1 优化抗原制备和血清收集 | 第15-18页 |
| 1.1 广州管圆线虫病动物模型建立 | 第15页 |
| 1.2 不同类型抗原制备 | 第15-17页 |
| 1.3 不同感染时间、不同感染度的血清样品收集 | 第17-18页 |
| 2 广州管圆线虫功能化纳米金棒制备与提纯 | 第18-20页 |
| 2.1 纳米金棒制备与提纯 | 第18-19页 |
| 2.2 不同抗原硫醇化 | 第19页 |
| 2.3 不同硫醇化抗原功能化纳米金棒 | 第19-20页 |
| 3 广州管圆线虫功能化纳米金棒检测血清抗体 | 第20-22页 |
| 3.1 不同抗原功能化纳米金棒检测血清抗体 | 第20页 |
| 3.2 功能化纳米金棒检测血清抗体结果与ELISA检测结果对比 | 第20-22页 |
| 实验结果 | 第22-63页 |
| 1 广州管圆线虫功能化纳米金棒抗原浓度筛选LSPR红峰移位变化 | 第22-28页 |
| 1.1 纳米金棒聚合图 | 第22页 |
| 1.2 功能化纳米金棒最适包被浓度筛选LSPR红峰移位光谱图 | 第22-28页 |
| 2 功能化纳米金棒检测广州管圆线虫血清抗体效果评价 | 第28-55页 |
| 2.1 幼虫粗抗原功能化纳米金棒检测血清抗体 | 第28-34页 |
| 2.2 排泄分泌粗抗原功能化纳米金棒检测血清抗体 | 第34-39页 |
| 2.3 幼虫纯化抗原功能化纳米金棒检测血清抗体 | 第39-44页 |
| 2.4 成虫粗抗原功能化纳米金棒检测血清抗体 | 第44-50页 |
| 2.5 成虫纯化抗原功能化纳米金棒检测血清抗体 | 第50-55页 |
| 3 广州管圆线虫功能化纳米金棒诊断抗原筛选 | 第55-57页 |
| 4 ELISA检测广州管圆线虫血清抗体评价 | 第57-63页 |
| 4.1 ELISA检测不同感染时间、不同感染度不同稀释度血清抗体 | 第57-63页 |
| 实验讨论 | 第63-70页 |
| 结论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 综述 广州管圆线虫病现代诊断技术的进展 | 第75-84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 附录 | 第84-85页 |
| 中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 第85-87页 |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