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庭教育中的文艺思想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绪论 | 第9-14页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三、研究内容 | 第13页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3-14页 |
第一章 曾国藩文艺思想概述 | 第14-28页 |
一、曾国藩文艺思想的渊源 | 第14-17页 |
(一) 时代背景 | 第14-15页 |
(二) 自身因素 | 第15-16页 |
(三) 地域因素 | 第16-17页 |
二、曾国藩文艺思想的形成 | 第17-25页 |
(一) 古文思想的形成 | 第17-21页 |
(二) 诗学思想的形成 | 第21-23页 |
(三) 书法思想的形成 | 第23-25页 |
三、曾国藩文艺思想的特征 | 第25-28页 |
(一) 融合性 | 第25-26页 |
(二) 保守性 | 第26-28页 |
第二章 曾国藩文艺思想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 第28-38页 |
一、家庭教育理念 | 第28-30页 |
(一) 起源以及发展 | 第28页 |
(二) 教育对象 | 第28-29页 |
(三) 教育目的 | 第29-30页 |
二、教育实践 | 第30-38页 |
(一) 学习方法 | 第30-33页 |
(二) 因材施教 | 第33-35页 |
(三) 督导 | 第35-38页 |
第三章 对曾国藩家庭教育中文艺思想的评价和启示 | 第38-43页 |
一、对曾国藩家庭教育中文艺思想的评价 | 第38-40页 |
(一) 多样性 | 第38-39页 |
(二) 局限性 | 第39-40页 |
二、对当代家庭教育的启示 | 第40-43页 |
(一) 注重教育方法 | 第40-41页 |
(二) 注重家庭教育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作者简介 | 第47-48页 |
附件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