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县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5页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4-15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5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5页 |
三、创新之处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相关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7-23页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7-19页 |
一、经营性国有资产 | 第17页 |
二、国有资产监管 | 第17-18页 |
三、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 | 第18-19页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一、市场失灵理论与政府经济职能 | 第19-20页 |
二、企业产权理论 | 第20-21页 |
三、委托代理理论 | 第21-23页 |
第三章 漳浦县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现状 | 第23-31页 |
第一节 漳浦县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现状 | 第23-25页 |
一、国有经济在漳浦县的发展 | 第23-24页 |
二、国有资产经营的质量不高 | 第24-25页 |
第二节 漳浦县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和监管现状 | 第25-28页 |
一、漳浦县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及职能 | 第25-26页 |
二、漳浦县国有资产现有的监管制度 | 第26-28页 |
第三节 漳浦县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方式 | 第28-31页 |
一、网络平台化监管 | 第28-29页 |
二、足额上缴国有资产收益 | 第29页 |
三、投融资和产权交易过程的监管 | 第29-31页 |
第四章 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的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 第31-39页 |
第一节 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的存在问题 | 第31-34页 |
一、国资委监管职能的弱化 | 第31-33页 |
二、监管链条管理存在问题 | 第33-34页 |
三、缺乏有效地开展经营预算工作 | 第34页 |
第二节 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4-39页 |
一、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不到位 | 第34-35页 |
二、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制度不完善 | 第35-38页 |
三、缺少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 | 第38-39页 |
第五章 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监管借鉴 | 第39-44页 |
第一节 龙海市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监管 | 第39-40页 |
一、龙海市经营性国有资产有关监管机构 | 第39-40页 |
二、龙海市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监管措施 | 第40页 |
第二节 新泰市对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监管 | 第40-42页 |
一、新泰市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机构 | 第40-41页 |
二、新泰市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措施 | 第41-42页 |
第三节 启示与借鉴 | 第42-44页 |
一、对国资平台公司进行搭建 | 第42页 |
二、对政府的相关监管方法进行规范 | 第42页 |
三、法人治理机构得到完善 | 第42-43页 |
四、聘用制度的实施 | 第43-44页 |
第六章 完善漳浦县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的建议 | 第44-50页 |
第一节 强化监管职能 | 第44-47页 |
一、强化委托关系 | 第44-45页 |
二、强化经营和监管关系 | 第45-46页 |
三、做好基础的监管工作 | 第46-47页 |
第二节 提高监管效益 | 第47-48页 |
一、在经济效益基础上,建立绩效考核 | 第47页 |
二、充分发挥出资人监督企业作用 | 第47-48页 |
第三节 培养素质人才队伍和推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 第48-50页 |
一、培养高素质人才 | 第48-49页 |
二、推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的开展 | 第49-50页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研究结论 | 第50-51页 |
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个人简历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