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9页 |
(二) 实践意义 | 第9-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一) 对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保障思想如何产生的讨论 | 第10-11页 |
(二) 对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保障思想主要内容的讨论 | 第11-12页 |
(三) 对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保障思想现实意义的讨论 | 第12-13页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与基本内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社会保障相关理论 | 第15-20页 |
一、社会保障相关界定 | 第15-17页 |
(一) 社会保障概念 | 第15-16页 |
(二) 社会保障功能 | 第16-17页 |
二、社会保障思想演变 | 第17-20页 |
(一) 传统社会 | 第17-18页 |
(二) 工业社会 | 第18-20页 |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保障思想的生成 | 第20-32页 |
一、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保障思想产生的背景因素 | 第20-22页 |
(一) 经济因素 | 第20页 |
(二) 阶级矛盾 | 第20-21页 |
(三) 制度基础 | 第21-22页 |
二、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保障思想的西方理论渊源 | 第22-26页 |
(一) 西方人道主义思想 | 第22-23页 |
(二) 西方社会福利思想 | 第23-26页 |
三、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保障思想产生的价值基础 | 第26-32页 |
(一) 人的本质与人的发展 | 第27-28页 |
(二) 人的需要与人的实践 | 第28-30页 |
(三) “两种生产”协调发展理论 | 第30-32页 |
第四章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保障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32-40页 |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保障的分析和批判 | 第33-35页 |
(一) 资本主义社会保障的目的是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 第33-34页 |
(二) 资本主义社会保障本质的虚伪性 | 第34-35页 |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保障构想 | 第35-40页 |
(一) 社会保障最终追求是满足人的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第35-36页 |
(二) 社会保障资金来源于劳动人民创造的社会财富 | 第36-37页 |
(三) 社会保障要始终强调政府的责任主体作用 | 第37-38页 |
(四) 社会保障实现途径是进行政治革命 | 第38-40页 |
第五章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保障思想的当代价值 | 第40-48页 |
一、丰富西方社会保障思想 | 第40-41页 |
二、促进中国社会保障建设价值取向形成 | 第41-45页 |
(一) 建立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 第42页 |
(二) 坚持社会保障供给公平原则实施社会保障制度 | 第42-43页 |
(三) 重视国家在社会保障建设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 第43-45页 |
(四) 规范社会保障资金管理 | 第45页 |
三、指导中国社会保障工作实践 | 第45-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附件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