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4页 |
第一节 选题的来源、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1-13页 |
第三节 研究目标 | 第13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二章 责任原则的概念、内容及功能 | 第14-24页 |
第一节 责任原则的定义、分类 | 第14-16页 |
一、责任原则的定义 | 第14页 |
二、责任原则的分类 | 第14-16页 |
第二节 责任原则的内容演变 | 第16-18页 |
一、结果责任论 | 第16-17页 |
二、心理责任论 | 第17页 |
三、规范责任论 | 第17-18页 |
第三节 责任原则对定罪的制约 | 第18-21页 |
一、基于责任原则的犯罪论体系 | 第18-19页 |
二、客观处罚条件为责任原则的例外 | 第19-21页 |
第四节 责任原则对量刑的制约 | 第21-24页 |
一、责任刑与预防刑 | 第21-22页 |
二、幅的理论与点的理论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基于责任原则的法定刑升格条件的分类 | 第24-38页 |
第一节 传统法定刑升格条件的分类 | 第24-28页 |
一、加重构成与量刑规则 | 第24-27页 |
二、真正的不法加重要素与表面的不法加重要素 | 第27-28页 |
第二节 新型法定刑升格条件的分类事项 | 第28-34页 |
一、分类根据 | 第28-30页 |
二、分类的标准 | 第30-32页 |
三、分类的特征 | 第32-34页 |
第三节 纯正法定刑升格犯与不纯正法定刑升格犯之提倡 | 第34-38页 |
一、纯正法定刑升格犯 | 第34页 |
二、不纯正法定刑升格犯 | 第34-35页 |
三、提出纯正法定刑升格犯与不纯正法定刑升格犯的必要性 | 第35-38页 |
第四章 基于责任原则对我国司法解释中法定刑升格条件的检讨 | 第38-44页 |
第一节 法定刑升格条件在我国司法解释中的类型 | 第38-41页 |
一、加重情节类型的法定刑升格条件 | 第38-39页 |
二、加重结果类型的法定刑升格条件 | 第39-40页 |
三、加重数额类型的法定刑升格条件 | 第40-41页 |
第二节 司法解释中法定刑升格条件对责任原则的背反 | 第41-44页 |
一、法定刑升格条件对行为责任论的背反 | 第41-42页 |
二、法定刑升格条件对社会责任论的背反 | 第42-43页 |
三、法定刑升格条件对人格责任论的背反 | 第43-44页 |
第五章 基于责任原则对法定刑升格条件的设置 | 第44-50页 |
第一节 我国刑罚裁量中非责任主义倾向 | 第44-46页 |
一、数额加重犯强调结果责任 | 第44-45页 |
二、人生危险性作为法定升格的考虑因素 | 第45-46页 |
三、前科、累犯作为法定刑升格的事由 | 第46页 |
第二节 重塑责任论对法定刑升格条件的意义 | 第46-50页 |
一、重塑责任论的概念 | 第46-47页 |
二、重塑责任论对法定刑升格条件的意义 | 第47-50页 |
结语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6页 |
个人简历及学术研究成果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