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理学论文

盐生草根系对盐分吸收机理的研究

摘要第2-4页
Summary第4-6页
缩略词表第10-13页
前言第13-15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5-36页
    1.1 植物的耐盐性第15-16页
    1.2 盐胁迫下植物信号感应通路第16-17页
    1.3 植物根系对盐分胁迫的响应第17-19页
    1.4 盐生植物的耐盐性第19-21页
    1.5 植物对Na~+的吸收转运第21-26页
        1.5.1 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NSCC)第21-22页
        1.5.2 低亲和性阳离子转运体第22-23页
        1.5.3 KUP/HAK/KT蛋白家族第23-24页
        1.5.4 HKT第24页
        1.5.5 AKT第24-25页
        1.5.6 SOS信号通路第25-26页
    1.6 根系木质部Na~+的加载与卸载第26-28页
    1.7 根系细胞质膜Na~+的外排第28-29页
    1.8 细胞质膜Na~+/H~+逆向转运蛋白与植物耐盐性的关系第29-30页
    1.9 盐生植物再生体系的构建第30页
    1.10 盐生草盐分区隔化分布第30-34页
    1.11 研究目的第34-35页
    1.12 技术路线第35-36页
第二章 盐生草根系对盐胁迫响应的生理学分析第36-51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37-39页
        2.1.1 盐生草种子发芽率的测定第37页
        2.1.2 盐生草无菌苗培养与NaCl胁迫处理第37-38页
        2.1.3 盐生草无菌苗根系生长指标及含盐量测定第38页
        2.1.4 盐生草无菌苗根系横截面结构及根系横截面与周围琼脂盐分分布第38-39页
        2.1.5 CoroNa对不同NaCl处理下根尖进行活体染色第39页
        2.1.6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39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39-46页
        2.2.1 NaCl胁迫对盐生草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第39-40页
        2.2.2 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盐生草根系生长指标及Na~+、K~+含量的影响第40-44页
        2.2.3 盐生草无菌苗根系横截面与周围琼脂中元素分布分析第44-46页
        2.2.4 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盐生草无菌苗根系对Na~+的吸收分析第46页
    2.3 讨论第46-49页
        2.3.1 不同浓度NaCl影响盐生草种子的萌发第46-47页
        2.3.2 不同浓度NaCl对盐生草根系生理特性及离子含量的影响第47-49页
        2.3.3 盐生草根系及生长的外界琼脂中Na~+的分布及CoroNa染色第49页
    2.4 结论第49-51页
第三章 盐生草根系盐胁迫响应的转录组测序和差异表达基因的比较分析第51-73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52-56页
        3.1.1 盐生草幼苗的NaCl胁迫处理及其根系的采集第52页
        3.1.2 盐生草根系活性检测和Na~+、K~+离子含量的测定第52-53页
        3.1.3 RNA的提取第53页
        3.1.4 cDNA文库的构建和转录组测序第53-54页
        3.1.5 差异表达isoform的鉴定与分析第54页
        3.1.6 差异表达isoform的聚类分析第54-55页
        3.1.7 差异表达isoform的qRT-PCR验证第55-56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56-68页
        3.2.1 NaCl胁迫对盐生草根系生长及离子含量的影响第56-57页
        3.2.2 转录组中盐胁迫DEIs的统计分析第57-62页
        3.2.3 DEIs的GO生物学过程的显著富集分析第62-64页
        3.2.4 盐生草根系中盐胁迫相关的DEIs分析第64-68页
        3.2.5 qRT-PCR对isoforms表达量的验证结果第68页
    3.3 讨论第68-71页
        3.3.1 盐胁迫条件下DEIs的响应表达第68-69页
        3.3.2 DEIs对盐胁迫响应的GO分析第69-70页
        3.3.3 转运蛋白和离子通道相关DEIs第70-71页
        3.3.4 NHX和SOS在盐胁迫条件下调节离子平衡中的作用第71页
    3.4 结论第71-73页
第四章 盐生草根系盐胁迫响应的蛋白质组学分析第73-90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74-76页
        4.1.1 盐生草幼苗的培养及NaCl胁迫处理第74页
        4.1.2 蛋白样品的提取及iTRAQ标记第74-75页
        4.1.3 肽段分离及LC-ESI-MS/MS分析第75页
        4.1.4 数据库的搜索和蛋白质的定量第75-76页
        4.1.5 差异表达蛋白的分析第76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76-85页
        4.2.1 NaCl胁迫处理下盐生草根系蛋白质组学特征分析第76-80页
        4.2.2 不同NaCl处理时期DEPs的分析第80-81页
        4.2.3 响应NaCl胁迫的相关蛋白分析第81-83页
        4.2.4 NaCl胁迫下参与Na~+转运相关蛋白的表达第83-85页
    4.3 讨论第85-88页
        4.3.1 NaCl胁迫下盐生草根系中蛋白质鉴定及表达调控第85页
        4.3.2 能量代谢及翻译加工相关蛋白第85-86页
        4.3.3 逆境防御和信号转导相关蛋白第86-87页
        4.3.4 盐胁迫下调控离子平衡相关蛋白第87-88页
    4.4 结论第88-90页
第五章 盐生草高频再生体系的构建第90-107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91-96页
        5.1.1 盐生草无菌苗的种植和外植体的准备第91页
        5.1.2 愈伤组织的诱导第91-93页
        5.1.3 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及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第93-94页
        5.1.4 植株的再生第94-95页
        5.1.5 植株的生根培养第95-96页
        5.1.6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96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96-103页
        5.2.1 不同激素配比对盐生草叶片顶端分生组织的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第96-98页
        5.2.2 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及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第98-99页
        5.2.3 愈伤组织的分化和生根培养第99-103页
    5.3 讨论第103-105页
    5.4 结论第105-107页
第六章 全文结论及后续展望第107-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28页
附录第128-135页
致谢第135-137页
导师简介第137-138页
个人简介第138-140页

论文共1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低维磁各向异性单体的磁结构电子全息研究
下一篇:三种湿地植物对UV-B辐射的响应及其生理生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