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化学论文--蛋白质论文

双小泛素样蛋白的化学合成、结构解析及其与结合蛋白的交联分析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蛋白质化学合成简介第12-51页
    1.1 本章引言第12页
    1.2 早期蛋白质化学合成历史简介第12-15页
    1.3 蛋白质固相合成第15-25页
        1.3.1 蛋白质固相合成中的树脂第16-17页
        1.3.2 蛋白质固相合成中的连接策略第17-19页
        1.3.3 蛋白质固相合成中的缩合试剂第19-22页
        1.3.4 蛋白质固相合成中的困难序列第22-23页
        1.3.5 Fmoc/t-Bu蛋白质固相多肽合成第23-25页
    1.4 蛋白质肽片段连接第25-33页
        1.4.1 自然化学连接第26-27页
        1.4.2 KAHA连接第27-29页
        1.4.3 Thr/Ser连接第29-30页
        1.4.4 自然化学连接中含Cys肽片段的获取第30-31页
        1.4.5 自然化学连接中多肽硫酯片段的获取第31-33页
    1.5 蛋白质化学合成应用第33-38页
        1.5.1 化学合成膜蛋白用于生化研究第33-35页
        1.5.2 化学合成镜像蛋白用于结构研究第35-36页
        1.5.3 化学合成探针蛋白用于生化研究第36-38页
    1.6 本章小结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51页
第2章 化学合成Di-SUMO2蛋白用于生化研究及结构尝试第51-90页
    2.1 本章引言第51-53页
    2.2 研究思路第53-55页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5-69页
        2.3.1 化学合成Di-SUMO2蛋白第55-63页
        2.3.2 化学合成Di-SUMO2与表达linear Di-SUMO2的ITC测试第63-64页
        2.3.3 化学合成Di-SUMO2蛋白的结构解析尝试第64-69页
    2.4 本章小结第69-70页
    2.5 实验部分第70-85页
        2.5.1 材料和仪器第70-71页
        2.5.2 化学合成Di-SUMO2的实验过程与数据第71-83页
        2.5.3 实验中所需表达蛋白的获取第83-85页
        2.5.4 圆二色谱(CD)实验第85页
        2.5.5 ITC实验第85页
        2.5.6 准外消旋结晶实验第85页
    参考文献第85-90页
第3章 化学合成Di-SUMO2光交联探针用于SUMO-SIM相互作用的研究第90-119页
    3.1 本章引言第90-93页
    3.2 研究思路第93-95页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95-107页
        3.3.1 光交联基团的选择第95-98页
        3.3.2 化学合成Di-SUMO2光交联探针第98-102页
        3.3.3 Di-SUMO2光交联探针与RNF4和RNF111的交联验证第102-104页
        3.3.4 Di-SUMO2光交联探针在复杂体系下的交联验证第104-105页
        3.3.5 Di-SUMO2光交联探针在竞争性条件下的交联验证第105-106页
        3.3.6 Di-SUMO2光交联探针与细胞裂解液的交联实验第106-107页
    3.4 本章小结第107-108页
    3.5 实验部分第108-114页
        3.5.1 材料和仪器第108-109页
        3.5.2 化学合成Di-SUMO2光交联探针的实验过程与数据第109-111页
        3.5.3 RNF111的表达与纯化第111-112页
        3.5.4 BCA法测量蛋白浓度第112-113页
        3.5.5 光交联探针与RNF4和RNF111的交联实验第113-114页
        3.5.6 光交联探针与RNF4在复杂体系下的交联实验第114页
        3.5.7 linear Di-SUMO2的竞争性抑制实验第114页
        3.5.8 Di-SUMO2光交联探针与HeLa细胞裂解液的交联实验第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19页
第4章 化学合成药用利那洛肽用于结构研究第119-130页
    4.1 本章引言第119-120页
    4.2 研究思路第120页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120-124页
        4.3.1 化学合成利那洛肽第121-123页
        4.3.2 利那洛肽的生化测试第123-124页
        4.3.3 利那洛肽的结构获取第124页
    4.4 本章小结第124-125页
    4.5 实验部分第125-126页
        4.5.1 化学合成利那洛肽的实验过程与数据第125页
        4.5.2 圆二色谱(CD)实验第125-126页
        4.5.3 外消旋结晶实验第126页
    参考文献第126-130页
致谢第130-131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第131页

论文共1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低维材料的磁性与磁光研究
下一篇:FHY3参与植物生物钟核心基因CCA1的表达调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