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亚国家建构研究(1963-1978)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16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8-9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三、研究目标与方法 | 第14-15页 |
四、论文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第一章 肯尼亚国家建构的背景 | 第16-34页 |
第一节 何谓“国家建构” | 第16-19页 |
1、国家建构理论的提出 | 第16-17页 |
2、当今国家建构理论的主要议题 | 第17-18页 |
3、国家建构在肯尼亚的特殊性 | 第18-19页 |
第二节 肯尼亚的各族群简况 | 第19-23页 |
1、基库尤人 | 第19-21页 |
2、卢奥人 | 第21页 |
3、卡伦津人 | 第21-22页 |
4、其他族群 | 第22-23页 |
第三节 殖民统治时期的肯尼亚 | 第23-33页 |
1、殖民统治时期的统治历程 | 第23-28页 |
2、殖民统治时期的族群关系 | 第28-30页 |
3、殖民统治时期对肯尼亚的影响 | 第30-33页 |
小节 | 第33-34页 |
第二章 肯尼亚的政治建构 | 第34-48页 |
第一节 肯雅塔对肯尼亚政治发展的影响 | 第34-41页 |
1、独立之前的肯雅塔 | 第34-36页 |
2、肯尼亚总统权威的树立 | 第36-39页 |
3、肯雅塔晚年政治危机出现的原由 | 第39-41页 |
第二节、肯尼亚政治模式的利弊 | 第41-44页 |
1、肯尼亚政治模式的基本框架 | 第41-42页 |
2、肯尼亚政治模式的问题 | 第42-44页 |
第三节 肯尼亚外交政治的要点 | 第44-47页 |
1、冷战对肯尼亚的影响 | 第44-45页 |
2、肯尼亚的区域外交情况 | 第45-47页 |
小节 | 第47-48页 |
第三章 肯尼亚的经济建构 | 第48-56页 |
第一节 经济本土化运动 | 第48-52页 |
1、经济本土化的基本内容 | 第48-49页 |
2、土地改革 | 第49-52页 |
第二节 合作社运动与哈兰贝运动 | 第52-55页 |
1、合作社运动的由来与收效 | 第52-53页 |
2、哈兰贝运动的基本内容与问题 | 第53-55页 |
小节 | 第55-56页 |
第四章 肯尼亚的社会文化建构 | 第56-63页 |
第一节 肯尼亚民族认同的初步形成 | 第56-59页 |
1、肯尼亚民族认同的背景 | 第56-58页 |
2、肯尼亚民族认同的内容 | 第58-59页 |
第二节 肯尼亚社会事业的发展 | 第59-62页 |
1、肯尼亚的教育改革 | 第59-61页 |
2、医疗卫生环境的变化 | 第61-62页 |
小节 | 第62-63页 |
总结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附录1、肯尼亚部分党派译名简写对照 | 第70-71页 |
附录2、肯尼亚国家地图 | 第71-72页 |
附录3、1963-1978年间肯尼亚大事记 | 第72-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4-75页 |
后记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