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7页 |
1.1 研究背景、意义及目的 | 第7-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7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7-9页 |
1.1.3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9-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6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16-17页 |
1.4.1 创新 | 第16页 |
1.4.2 不足 | 第16-17页 |
第2章 公证风险的内涵及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 第17-24页 |
2.1 公证风险的内涵 | 第17-22页 |
2.1.1 公证风险含义 | 第17-18页 |
2.1.2 公证风险的特征及原因分析 | 第18-22页 |
2.2 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 第22-24页 |
2.2.1 风险管理的含义 | 第22页 |
2.2.2 风险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 | 第22-24页 |
第3章 上海公证机构公证风险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4-32页 |
3.1 民间借贷类公证现状及存在的风险问题 | 第24-27页 |
3.1.1 民间借贷类公证现状 | 第24-27页 |
3.1.2 民间借贷类公证存在的风险问题 | 第27页 |
3.2 委托类公证的现状及存在的风险问题 | 第27-30页 |
3.2.1 委托类公证的现状 | 第27-29页 |
3.2.2 委托类公证存在的风险问题 | 第29-30页 |
3.3 继承遗嘱类公证现状及存在的风险问题 | 第30-32页 |
3.3.1 继承遗嘱类公证现状 | 第30-31页 |
3.3.2 继承遗嘱类公证存在的风险问题 | 第31-32页 |
第4章 上海公证机构存在公证风险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2-39页 |
4.1 内部原因 | 第32-35页 |
4.1.1 公证队伍自身存在短板 | 第32-33页 |
4.1.2 公证制度管理缺失 | 第33-34页 |
4.1.3 财务管理存在漏洞 | 第34-35页 |
4.2 外部原因 | 第35-39页 |
4.2.1 舆论引导缺失 | 第35页 |
4.2.2 社会诚信不足 | 第35-36页 |
4.2.3 政策及法律滞后 | 第36-37页 |
4.2.4 公证体制改革尚不明确 | 第37-39页 |
第5章 完善上海公证机构公证风险防范的对策 | 第39-46页 |
5.1 完善上海公证机构公证风险防范内部原因的对策 | 第39-42页 |
5.1.1 在受理环节建立风险评估机制 | 第39-40页 |
5.1.2 在核实环节加强各部门间的横向联系 | 第40-41页 |
5.1.3 在审查环节规范公证各环节的竖向程序 | 第41-42页 |
5.2 完善上海公证机构公证风险防范外部原因的对策建议 | 第42-46页 |
5.2.1 引导舆论正确理解“公证” | 第42-43页 |
5.2.2 将公证失信行为纳入公民诚信体系 | 第43-44页 |
5.2.3 加强政府支持力度 | 第44页 |
5.2.4 完善公证责任赔偿制度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