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PPP模式下地方政府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责任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2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3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3-14页
        1.2.1 研究目的第13-14页
        1.2.2 研究意义第14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4-18页
        1.3.1 国内研究综述第14-16页
        1.3.2 国外研究综述第16-18页
        1.3.3 综合评述第18页
    1.4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9-20页
        1.5.1 研究方法第19页
        1.5.2 技术路线第19-20页
    1.6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第20-22页
        1.6.1 创新点第20-21页
        1.6.2 难点第21-22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第22-32页
    2.1 PPP模式第22-24页
        2.1.1 PPP模式的内涵第22-23页
        2.1.2 PPP模式的分类第23-24页
        2.1.3 PPP模式的特征第24页
    2.2 保障性住房第24-27页
        2.2.1 保障性住房的内涵第25页
        2.2.2 保障性住房的分类第25-26页
        2.2.3 保障性住房的特征第26-27页
    2.3 政府责任第27-28页
        2.3.1 政府责任的内涵第27页
        2.3.2 PPP模式下地方政府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具体责任第27-28页
    2.4 理论基础第28-31页
        2.4.1 公共产品理论第29页
        2.4.2 市场失灵理论第29-30页
        2.4.3 博弈理论第30-31页
    2.5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PPP模式下地方政府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存在的责任问题第32-41页
    3.1 基于中央政府视角下地方政府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责任问题第32-34页
        3.1.1 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利益目标分离第32-33页
        3.1.2 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责任边界模糊第33页
        3.1.3 地方政府政策执行意识薄弱第33-34页
    3.2 基于投资方视角下地方政府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责任问题第34-37页
        3.2.1 缺乏有效的风险分担及其约束机制第34-35页
        3.2.2 信用缺失及利益分配不合理第35-36页
        3.2.3 民营资本参与建设意愿不强烈第36-37页
    3.3 基于消费者视角下地方政府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第37-40页
        3.3.1 缺乏严格的准入退出标准第37-38页
        3.3.2 审核和监管机制不健全第38-39页
        3.3.3 对住房市场调控不力第39-40页
    3.4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PPP模式下地方政府与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参与主体的博弈分析第41-50页
    4.1 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分析第41-44页
        4.1.1 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利益考虑第41-42页
        4.1.2 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模型第42-43页
        4.1.3 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结果分析第43-44页
    4.2 地方政府与投资方的博弈分析第44-46页
        4.2.1 地方政府与投资方的利益考虑第44-45页
        4.2.2 地方政府与投资方的博弈模型第45-46页
        4.2.3 地方政府与投资方的博弈结果分析第46页
    4.3 地方政府与消费者的博弈分析第46-48页
        4.3.1 地方政府与消费者的利益考虑第46-47页
        4.3.2 地方政府与消费者的博弈模型第47-48页
        4.3.3 地方政府与消费者的博弈结果分析第48页
    4.4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五章 强化PPP模式下地方政府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责任的对策建议第50-56页
    5.1 基于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角度第50-52页
        5.1.1 完善两级政府的责任分担机制,合理划分政府责任第50-51页
        5.1.2 加快转变地方政府职能,积极建设服务型政府第51页
        5.1.3 增强地方政府政策执行意识,创新政策执行方式第51-52页
    5.2 基于地方政府与投资方的角度第52-53页
        5.2.1 创建风险分担与约束机制,共同分享风险收益第52页
        5.2.2 扩宽融资渠道,增加资金投入第52-53页
        5.2.3 建立绩效支付机制,健全信用问责制度第53页
    5.3 基于地方政府与消费者的角度第53-55页
        5.3.1 完善地方法律法规,建立严格的准入退出机制第54页
        5.3.2 建立动态监管机构,改革户籍制度第54-55页
        5.3.3 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积极落实住房保障第55页
    5.4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6-58页
    6.1 结论第56-57页
    6.2 展望第57-58页
致谢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人口结构转变对城镇住房需求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标准必要专利许可费形成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