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5-16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4 创新点 | 第16-18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8-20页 |
2.1.1 流转税 | 第18页 |
2.1.2 “营改增” | 第18-19页 |
2.1.3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 第19-20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2.2.1 财政分权理论 | 第20页 |
2.2.2 地方政府职能理论 | 第20-21页 |
2.2.3 最优税制理论 | 第21-22页 |
第3章 “营改增”全面推开与地方财政收入的变化 | 第22-38页 |
3.1 “营改增”之前保定市税收收入格局 | 第22-28页 |
3.1.1 全面推开“营改增”前保定市本级的税收构成 | 第22-25页 |
3.1.2 全面推开“营改增”前保定市县级财政的税收构成 | 第25-28页 |
3.2 “营改增”后保定市税收收入格局 | 第28-34页 |
3.2.1 全面推开“营改增”前保定市本级的税收构成 | 第29-30页 |
3.2.2 全面推开“营改增”前保定市县级的税收构成 | 第30-34页 |
3.3 “营改增”对保定市财政体制的影响 | 第34-38页 |
3.3.1 省财政直管县体制 | 第34页 |
3.3.2 “营改增”与中央、省财政体制情况 | 第34-35页 |
3.3.3 “营改增”与市级财政体制 | 第35-38页 |
第4章 保定市全面推开“营改增”后面临的问题 | 第38-47页 |
4.1 地方财政收入面临的问题 | 第38-40页 |
4.1.1 市本级财政收入质量下降明显 | 第38-39页 |
4.1.2 三县财政收入质量下滑 | 第39-40页 |
4.2 地方行业发展和财政收入增长阻力增加 | 第40-45页 |
4.2.1 保定市行业税负变化情况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 第41页 |
4.2.2 以四大行业为例具体分析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 第41-43页 |
4.2.3 全面推开企业受益与财政收入的关系 | 第43-44页 |
4.2.4 税务部门征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 第44-45页 |
4.3 地方财政收入与支出矛盾增加 | 第45-47页 |
4.3.1 财政收入增速放缓 | 第45页 |
4.3.2 刚性支出增加 | 第45-47页 |
第5章 “营改增”背景下提升地方财政收入的建议 | 第47-53页 |
5.1 科学合理制定市以下财政体制 | 第47-49页 |
5.1.1 整体考虑 | 第47页 |
5.1.2 基本原则 | 第47页 |
5.1.3 主要内容 | 第47-48页 |
5.1.4 财政体制调整方向 | 第48页 |
5.1.5 其他配套措施 | 第48-49页 |
5.2 发展完善新的地方税体系 | 第49-50页 |
5.3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促进中央、地方的财政平衡 | 第50-51页 |
5.3.1 从中央层面看 | 第50页 |
5.3.2 从地方财政看 | 第50-51页 |
5.4 发展地方经济,保持经济快速发展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