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基于实测数据的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1.2.2 基于数据模拟的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2.3 基于SAR反演的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2.4 基于再分析数据的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2.5 存在的问题 | 第16页 |
1.3 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第16-19页 |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1.3.2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8-19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二章 风能资源基础理论与开发潜力评价技术框架 | 第20-27页 |
2.1 风资源基本概念 | 第20-24页 |
2.1.1 风的基本概念 | 第20-21页 |
2.1.2 威布尔参数 | 第21-23页 |
2.1.3 有效风频率 | 第23页 |
2.1.4 风功率密度 | 第23-24页 |
2.2 风能资源开发潜力评价体系 | 第24-26页 |
2.2.1 全球风能资源丰富度 | 第24-25页 |
2.2.2 全球风能资源可利用价值 | 第25页 |
2.2.3 全球风能资源稳定度 | 第25页 |
2.2.4 全球风能资源变化趋势 | 第25-26页 |
2.2.5 辅助因素 | 第2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数据预处理及再分析资料可信度验证 | 第27-48页 |
3.1 数据简介与预处理 | 第27-31页 |
3.1.1 ERA-Interim简介与预处理 | 第27-28页 |
3.1.2 气象站点资料简介与预处理 | 第28-29页 |
3.1.3 遥感数据简介 | 第29-31页 |
3.2 再分析资料可信度验证 | 第31-47页 |
3.2.1 风速可信度验证 | 第31-37页 |
3.2.2 风向可信度验证 | 第37-40页 |
3.2.3 温度可信度验证 | 第40-42页 |
3.2.4 近地表气压推算与可信度验证 | 第42-47页 |
3.2.4.1 近地表气压推算原理及敏感性分析 | 第43-44页 |
3.2.4.2 近地表气压可信度验证 | 第44-4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全球风能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及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 第48-63页 |
4.1 全球风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第48-55页 |
4.1.1 平均风速分布特征 | 第48-49页 |
4.1.2 风速外推 | 第49-53页 |
4.1.3 风功率密度分布特征 | 第53-54页 |
4.1.4 有效风频率分布特征 | 第54页 |
4.1.5 主风向频率分布特征 | 第54-55页 |
4.2 全球风资源时间分布特征分析 | 第55-58页 |
4.2.1 风资源变化趋势 | 第55-57页 |
4.2.2 风资源变异系数 | 第57-58页 |
4.3 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 第58-62页 |
4.3.1 坡度 | 第58-59页 |
4.3.2 土地适宜度 | 第59-60页 |
4.3.3 植被高度 | 第60-61页 |
4.3.4 交通距离 | 第61-6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全球风能资源开发潜力评价 | 第63-75页 |
5.1 综合分析模型 | 第63-64页 |
5.2 指标标准化 | 第64-65页 |
5.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开发潜力评价 | 第65-71页 |
5.3.1 确定指标权重 | 第65-69页 |
5.3.2 综合评价及验证 | 第69-71页 |
5.4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开发潜力评价对比分析 | 第71-7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六章 风能资源评价与数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75-87页 |
6.1 系统概述 | 第75-76页 |
6.1.1 系统需求分析 | 第75-76页 |
6.1.2 系统开发工具与运行环境 | 第76页 |
6.2 系统设计 | 第76-78页 |
6.2.1 系统架构设计 | 第76-77页 |
6.2.2 数据库设计 | 第77-78页 |
6.2.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第78页 |
6.3 系统主要功能实现 | 第78-86页 |
6.3.1 系统登录及主界面 | 第78-80页 |
6.3.2 指标提取工具 | 第80-81页 |
6.3.3 综合评价模块 | 第81-82页 |
6.3.4 空间辅助模块 | 第82-84页 |
6.3.5 数据管理模块 | 第84-86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7-89页 |
7.1 结论 | 第87-88页 |
7.2 展望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