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一、失独家庭现状及其权利保障问题 | 第11-20页 |
(一)计划生育政策催生失独家庭 | 第11-12页 |
(二)失独家庭的概念与分类 | 第12-14页 |
1.失独家庭的概念 | 第12-13页 |
2.失独家庭的分类 | 第13-14页 |
(三)失独家庭的数量 | 第14-16页 |
(四)失独家庭的现实困境 | 第16-19页 |
1.经济困境 | 第16页 |
2.精神困境 | 第16-17页 |
3.养老困境 | 第17-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二、我国失独家庭法律救助的立法现状与问题 | 第20-32页 |
(一)现有法律规定 | 第20-24页 |
1.原则性规定 | 第20-21页 |
2.具体性规定 | 第21-24页 |
(二)当前相关立法的缺陷 | 第24-30页 |
1.《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相关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 | 第24-25页 |
2.《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未明确失独家庭的法律地位 | 第25页 |
3.失独家庭政府扶助制度的不足 | 第25-26页 |
3.1 扶助对象设定不合理 | 第25-26页 |
3.2 失独家庭扶助制度缺少配套制度 | 第26页 |
4.失独家庭再收养障碍 | 第26-27页 |
5.失独家庭的社会保障比较薄弱 | 第27-30页 |
5.1 失独家庭未纳入有关社会保障体系 | 第27-29页 |
5.2 社会养老保险对失独家庭的保障程度不足 | 第29页 |
5.3 社会福利制度覆盖面有限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三、我国失独家庭法律救助的若干建议 | 第32-45页 |
(一)完善有关法律 | 第32-36页 |
1.修改《人.与计划生育法》第27条,明确“帮助”的法律内容 | 第32-33页 |
2.修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相应条款,明确失独家庭的法律地位 | 第33页 |
3.修改《收养法》,设立不完全收养制度 | 第33-36页 |
3.1 确立不完全收养的意义 | 第33-34页 |
3.2 不完全收养的条件 | 第34-36页 |
4.完善对失独家庭扶助工作的相关条款 | 第36页 |
(二)增强社会保障体系对失独家庭的保障能力 | 第36-43页 |
1.设立失独家庭专项养老基金 | 第37-38页 |
2.拓宽多元养老模式保障失独家庭养老 | 第38-41页 |
2.1 公立养老院模式 | 第38-39页 |
2.2 互助养老模式 | 第39页 |
2.3 以房养老模式 | 第39-41页 |
3.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 第41-42页 |
4.加强社会福利制度对失独家庭的保障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附件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