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当代文学(1949年~)论文

于坚文学作品中的审美意识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 于坚作品审美意识研究的缘起与理论方法第10-17页
    一、审美意识问题的缘起与发展阶段第10-11页
    二、从审美意识角度出发研究于坚作品的可行性第11-13页
    三、于坚作品研究现状第13-17页
第一章 于坚文学作品的审美意识流变历程第17-24页
    第一节 启蒙之下的觉醒第18-19页
    第二节 审美意识的延续与巩固第19-21页
    第三节 审美意识多样性的超越第21-24页
第二章 “万物有灵”——大地与生命意识第24-38页
    第一节 “万物有灵”下的大地生命意识第24-32页
        一、赞美大地第25-29页
        二、拯救大地第29-31页
        三、现代社会“大地—生命”意识的重构第31-32页
    第二节 “万物有灵”下的宗教意识第32-38页
        一、众生平等第33-34页
        二、悲天悯人第34-35页
        三、寻求苦难人生的超越第35-38页
第三章 “诗意地栖居”——诗意生活意识第38-52页
    第一节 日常生活的诗意建构第38-45页
        一、生活在此处的日常性第39-41页
        二、“生活在别处”的拒绝第41-44页
        三、日常性的诗意的重构第44-45页
    第二节 艺术化人生意识的建构第45-52页
        一、诗意化生存意识的建构第45-48页
        二、功利化生存意识的解构第48-50页
        三、艺术化人生意识的重构第50-52页
第四章 “审丑”——化丑为美意识第52-64页
    第一节 “审丑”趣味倾向第53-58页
        一、异化的人第53-55页
        二、荒诞的“物”第55-58页
    第二节 化“丑”为美第58-64页
        一、由“丑人”唤人性第59-61页
        二、由“丑物”映生存第61-64页
第五章 于坚作品审美意识的价值第64-71页
    第一节 对当代人精神诉求的审美启示第64-67页
        一、对人的生存意识建构第64-65页
        二、对生存意义的追问第65-67页
    第二节 对当代文学艺术发展的影响第67-71页
        一、人性化的抒写导向第67-68页
        二、满足读者的期待视野第68-71页
结语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第75-76页
致谢第76-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本事诗》校注
下一篇:肝癌患者肝脏中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活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