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r18Ni9Ti高温摩擦钻孔钻削力理论模型与仿真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1.1 论文选题来源与背景 | 第10页 |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 1.3 高温摩擦钻孔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 1.3.1 刀具几何参数及其磨损研究 | 第11-12页 |
| 1.3.2 钻削力及温度研究 | 第12-14页 |
| 1.3.3 加工质量研究 | 第14-15页 |
| 1.3.4 有限元仿真技术研究 | 第15-16页 |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 第2章 高温摩擦钻孔摩擦特性试验研究 | 第18-28页 |
| 2.1 引言 | 第18页 |
| 2.2 摩擦特性试验研究 | 第18-22页 |
| 2.2.1 试验原理 | 第18-19页 |
| 2.2.2 试验材料 | 第19-20页 |
| 2.2.3 试验平台 | 第20-21页 |
| 2.2.4 试验方法及条件 | 第21-22页 |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2-27页 |
| 2.3.1 压力及速度对摩擦温度的影响 | 第22页 |
| 2.3.2 压力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 第22-25页 |
| 2.3.3 速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 第25-26页 |
| 2.3.4 摩擦系数模型 | 第26-27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3章 高温摩擦钻孔钻削力理论模型研究 | 第28-40页 |
| 3.1 引言 | 第28页 |
| 3.2 高温摩擦钻孔加工过程分析 | 第28-30页 |
| 3.2.1 刀具结构 | 第28-29页 |
| 3.2.2 钻孔过程分析 | 第29-30页 |
| 3.3 钻削力理论模型 | 第30-35页 |
| 3.3.1 等效模型 | 第30-32页 |
| 3.3.2 各阶段理论模型 | 第32-35页 |
| 3.4 45 钢钻削力理论模型 | 第35-37页 |
| 3.4.1 材料特性 | 第35-36页 |
| 3.4.2 理论模型 | 第36-37页 |
| 3.5 1Cr18Ni9Ti钻削力理论模型 | 第37-39页 |
| 3.5.1 材料特性 | 第37-38页 |
| 3.5.2 理论模型 | 第38-39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4章 高温摩擦钻孔加工过程仿真研究 | 第40-50页 |
| 4.1 引言 | 第40页 |
| 4.2 三维实体模型 | 第40-41页 |
| 4.3 有限元模型 | 第41-47页 |
| 4.3.1 材料本构模型 | 第41-43页 |
| 4.3.2 网格划分 | 第43-44页 |
| 4.3.3 边界条件 | 第44-47页 |
| 4.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47-49页 |
| 4.4.1 钻削变形 | 第47-48页 |
| 4.4.2 钻削力 | 第48页 |
| 4.4.3 钻削温度 | 第48-49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5章 高温摩擦钻孔的刀具优化 | 第50-59页 |
| 5.1 引言 | 第50页 |
| 5.2 刀具结构优化分析 | 第50-51页 |
| 5.3 基于钻削力理论模型的刀具优化 | 第51-54页 |
| 5.3.1 刀具接触面积对钻削力的影响 | 第51-53页 |
| 5.3.2 刀具圆锥角度对钻削力的影响 | 第53-54页 |
| 5.4 基于有限元模型的刀具优化 | 第54-58页 |
| 5.4.1 刀具接触面积对钻削变形的影响 | 第54-57页 |
| 5.4.2 刀具圆锥角度对钻削变形的影响 | 第57-58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结论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66页 |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