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32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16页 |
1.1.1 课题背景 | 第14页 |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16页 |
1.2 整星隔振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3页 |
1.2.1 国外整星隔振技术研究现状 | 第16-21页 |
1.2.2 国内整星隔振技术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1.3 压电约束层阻尼结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3-30页 |
1.3.1 压电约束层阻尼结构的结构形式 | 第23-24页 |
1.3.2 粘弹性材料的建模 | 第24-26页 |
1.3.3 压电约束层阻尼结构的建模与分析 | 第26-29页 |
1.3.4 主动控制策略研究 | 第29-30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30-32页 |
第2章 主被动混合压电网络悬臂梁结构建模与分析 | 第32-48页 |
2.1 引言 | 第32-33页 |
2.2 主被动混合压电网络悬臂梁结构建模与分析 | 第33-44页 |
2.2.1 动力学建模 | 第34-38页 |
2.2.2 开环特性分析 | 第38-41页 |
2.2.3 闭环特性分析 | 第41-44页 |
2.3 主被动混合压电网络的参数优化 | 第44-4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3章 新型压电约束层阻尼结构设计与研究 | 第48-72页 |
3.1 引言 | 第48-49页 |
3.2 ADF模型及其材料常数的确定 | 第49-51页 |
3.2.1 ADF模型 | 第49-50页 |
3.2.2 材料常数的确定 | 第50-51页 |
3.3 混合APPN/PCLD悬臂梁结构建模与分析 | 第51-64页 |
3.3.1 动力学建模 | 第52-59页 |
3.3.2 开环特性分析 | 第59-62页 |
3.3.3 闭环特性分析 | 第62-64页 |
3.4 混合APPN/PSOLD悬臂梁结构建模与分析 | 第64-70页 |
3.4.1 动力学建模 | 第65-67页 |
3.4.2 开环特性分析 | 第67-69页 |
3.4.3 闭环特性分析 | 第69-70页 |
3.5 新型压电约束层阻尼结构的参数优化 | 第7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4章 新型压电约束层阻尼结构的鲁棒控制 | 第72-87页 |
4.1 引言 | 第72-73页 |
4.2 滑模控制的基本原理 | 第73-75页 |
4.2.1 滑模控制的定义 | 第73页 |
4.2.2 切换函数的选择 | 第73-74页 |
4.2.3 控制律的求取 | 第74-75页 |
4.3 组合非线性反馈滑模控制 | 第75-79页 |
4.3.1 滑动模态的稳定性 | 第75-76页 |
4.3.2 控制律的求取 | 第76页 |
4.3.3 仿真算例 | 第76-78页 |
4.3.4 组合非线性反馈滑模控制的鲁棒性 | 第78-79页 |
4.4 匹配不确定系统的组合非线性反馈滑模控制 | 第79-82页 |
4.4.1 滑动模态的不变性 | 第80-81页 |
4.4.2 控制律的求取 | 第81页 |
4.4.3 仿真算例 | 第81-82页 |
4.5 非匹配不确定系统的组合非线性反馈滑模控制 | 第82-86页 |
4.5.1 滑动模态的稳定性 | 第83-84页 |
4.5.2 控制律的求取 | 第84页 |
4.5.3 仿真算例 | 第84-8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5章 新型压电约束层阻尼结构的控制系统实现 | 第87-100页 |
5.1 引言 | 第87页 |
5.2 特征系统实现算法 | 第87-90页 |
5.2.1 构造Hankel矩阵 | 第88页 |
5.2.2 系统最小实现 | 第88-90页 |
5.3 带状态观测器的组合非线性反馈滑模控制 | 第90-92页 |
5.3.1 状态观测器 | 第90-91页 |
5.3.2 带状态观测器的组合非线性反馈滑模控制 | 第91-92页 |
5.4 新型压电约束层阻尼悬臂梁结构实验研究 | 第92-99页 |
5.4.1 基于特征系统实现算法的系统辨识 | 第92-94页 |
5.4.2 带状态观测器的主动控制器设计 | 第94-95页 |
5.4.3 新型压电约束层阻尼悬臂梁结构实验研究 | 第95-9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第6章 基于新型压电约束层阻尼结构的整星隔振 | 第100-129页 |
6.1 引言 | 第100-101页 |
6.2 整星隔振系统建模 | 第101-122页 |
6.2.1 变形几何关系 | 第102-103页 |
6.2.2 本构关系 | 第103-104页 |
6.2.3 应变-位移关系 | 第104-105页 |
6.2.4 模态函数确定 | 第105-109页 |
6.2.5 动力学建模 | 第109-122页 |
6.3 整星隔振系统仿真分析 | 第122-124页 |
6.3.1 开环特性分析 | 第122-123页 |
6.3.2 闭环特性分析 | 第123-124页 |
6.4 整星隔振系统实验研究 | 第124-128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28-129页 |
结论 | 第129-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132-14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43-145页 |
致谢 | 第145-146页 |
个人简历 | 第1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