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零件及传动装置论文--液压传动论文--液压元件论文--液压马达、液压缸和泵论文

高压高速轴向柱塞泵滑靴性能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目录第9-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9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第13-26页
        1.2.1 国外研究概况第13-21页
        1.2.2 国内研究概况第21-26页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6-29页
第2章 任意姿态滑靴油膜压力分布计算方法研究第29-59页
    2.1 滑靴摩擦副性质分析第29-31页
    2.2 润滑油膜基本假设及控制方程第31-33页
        2.2.1 基本假设及方程第31-32页
        2.2.2 边界条件第32-33页
    2.3 润滑油膜压力分布计算方法研究第33-45页
        2.3.1 经典计算方法分析讨论第33-37页
        2.3.2 经典计算方法改进第37-45页
    2.4 滑靴副油膜形状第45-46页
    2.5 计算过程及其流程图第46-48页
    2.6 计算方法有效性验证第48-51页
    2.7 压力分布影响因素分析第51-58页
        2.7.1 挤压效应第51-52页
        2.7.2 供油压力第52-53页
        2.7.3 中心膜厚与滑靴最大倾角第53-56页
        2.7.4 卷吸速度第56-58页
    2.8 本文小结第58-59页
第3章 滑靴静压支承系统自适应性研究第59-83页
    3.1 自供油静压支承系统原理分析第59-61页
    3.2 自供油静压支承系统自适应性数学模型第61-66页
        3.2.1 基本控制方程第62-64页
        3.2.2 计算方法及流程图第64-66页
    3.3 自供油静压支承系统自适应性数值分析第66-73页
        3.3.1 滑靴与斜盘平行时自适应数值分析第67-69页
        3.3.2 滑靴偏斜时自适应性数值分析第69-73页
    3.4 滑靴受力分析第73-76页
    3.5 滑靴动力学模型第76页
    3.6 滑靴动力学模型求解第76-78页
    3.7 计算结果及分析第78-82页
    3.8 本章小结第82-83页
第4章 组合油腔静压支承滑靴特性研究第83-106页
    4.1 滑靴工作状态分析第83-84页
    4.2 滑靴结构改进探讨第84-89页
    4.3 组合油腔滑靴润滑油膜形状第89-90页
    4.4 组合油腔滑靴润滑油膜力学特性计算与分析第90-95页
        4.4.1 膜厚突变油膜压力场计算方法第90-91页
        4.4.2 压力场特性分析第91-95页
    4.5 组合油腔滑靴静压支承自适应性分析第95-101页
        4.5.1 滑靴与斜盘平行时自适应数值分析第96-98页
        4.5.2 滑靴偏斜时自适应性数值分析第98-101页
    4.6 组合油腔滑靴动态润滑特性计算与分析第101-104页
    4.7 本章小结第104-106页
第5章 组合油腔静压支承滑靴结构优化第106-119页
    5.1 中心浅腔几何参数分析第106-107页
    5.2 优化算法研究第107-115页
        5.2.1 微粒群优化算法的提出第107页
        5.2.2 微粒群算法的基本概念第107-108页
        5.2.3 微粒群算法基本原理第108-110页
        5.2.4 微粒群算法与其他进化类算法的比较第110-111页
        5.2.5 基本微粒群算法的初始化过程第111页
        5.2.6 基本微粒群算法的流程第111页
        5.2.7 两种基本进化模型第111-112页
        5.2.8 标准粒子群算法第112-113页
        5.2.9 组合腔滑靴优化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技术实现第113-115页
        5.2.10 滑靴优化计算流程图第115页
    5.3 优化结果与分析第115-117页
    5.4 本章小结第117-119页
结论与展望第119-123页
    1 本文主要结论第119-121页
    2 本文主要创新点第121页
    3 后续工作展望第121-123页
参考文献第123-13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第132-133页
致谢第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PHM的备件配置问题研究
下一篇:机械产品几何精度设计中的三维偏差分析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