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研究背景 | 第9-13页 |
·有机磷简介 | 第9-10页 |
·有机磷残留检测技术 | 第10-13页 |
·有机磷残留的传统检测技术 | 第10-12页 |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 | 第12-13页 |
·基于乙酰胆碱酯酶(AChE)有机磷的生物传感器 | 第13-16页 |
·电位型胆碱酯酶生物传感器 | 第13-14页 |
·电流型胆碱酯酶生物传感器 | 第14-15页 |
·电流型胆碱酯酶生物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 第14页 |
·电流型胆碱酯酶生物传感器的应用 | 第14-15页 |
·光纤型胆碱酯酶生物传感器 | 第15页 |
·其他类型的乙酰胆碱酯酶生物传感器 | 第15-16页 |
·分子纳米级生物传感器 | 第16-17页 |
·本论文的选题思路及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2章 乙酰胆碱酯酶和香豆素460生物缀合物的传感性 | 第19-41页 |
·引言 | 第19-22页 |
·乙酰胆碱酯酶的结构 | 第19-20页 |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 第20-21页 |
·香豆素460 | 第21-22页 |
·荧光分析法基础 | 第22-25页 |
·荧光分析法的基本理论 | 第22-23页 |
·荧光量子产率 | 第23页 |
·荧光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 第23页 |
·荧光分析法的种类和应用 | 第23-25页 |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 第23-24页 |
·流动注射荧光法 | 第24页 |
·荧光猝灭 | 第24-25页 |
·本章基本思路 | 第25页 |
·实验部分 | 第25-39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25-26页 |
·实验方法 | 第26-29页 |
·生物缀合物的制备 | 第26页 |
·对氧磷的检测 | 第26页 |
·二级结构变化 | 第26-27页 |
·结合常数的测定 | 第27-2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9-39页 |
·对氧磷对生物缀合物荧光强度的影响 | 第29页 |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 第29-31页 |
·香豆素460与色氨酸的距离 | 第31-32页 |
·二级结构变化 | 第32-34页 |
·结合常数的测定 | 第34-37页 |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37-38页 |
·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3章 乙酰胆碱酯酶与香豆素460的分子对接 | 第41-49页 |
·分子对接的简介 | 第41页 |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41-43页 |
·分子对接方法的基本原理 | 第41-42页 |
·分子对接的分类 | 第42页 |
·分子对接的内容 | 第42-43页 |
·AChE的构象获取 | 第42-43页 |
·配体小分子的获取及结构优化 | 第43页 |
·分子对接与虚拟筛选 | 第43页 |
·图形展示及数据分析 | 第4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3-47页 |
·乙酰胆碱酯酶与对氧磷的构象图 | 第43-45页 |
·乙酰胆碱酯酶与香豆素460的分子对接 | 第45页 |
·乙酰胆碱酯酶与对氧磷的分子对接 | 第45-46页 |
·乙酰胆碱酯酶与香豆素460和对氧磷的分子对接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总结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