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3页 |
1.1 引言 | 第8页 |
1.2 超级电容器 | 第8-17页 |
1.2.1 超级电容器的分类和工作原理 | 第9-10页 |
1.2.2 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 | 第10-13页 |
1.2.3 超级电容器的电解质 | 第13-15页 |
1.2.4 柔性固态电容器的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1.3 聚苯胺 | 第17-22页 |
1.3.1 聚苯胺的结构和性质 | 第17-18页 |
1.3.2 有序纳米级聚苯胺的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1.3.3 三维结构碳基聚苯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聚苯胺的界面电化学制备与研究 | 第23-38页 |
2.1 引言 | 第23页 |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3-24页 |
2.2.1 实验试剂 | 第23-24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24页 |
2.3 实验步骤 | 第24-27页 |
2.3.1 电极材料的制备 | 第24-25页 |
2.3.2 双相电沉积液配制 | 第25页 |
2.3.3 聚苯胺的制备 | 第25-26页 |
2.3.4 不同实验条件下聚苯胺的制备 | 第26-27页 |
2.4 表征与测试 | 第27-28页 |
2.4.1 微观形貌表征 | 第27页 |
2.4.2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27页 |
2.4.3 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分析 | 第27页 |
2.4.4 拉曼(Raman)光谱分析 | 第27-28页 |
2.4.5 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分析 | 第28页 |
2.5 结果与讨论 | 第28-36页 |
2.5.1 聚合电流密度对PANI形貌和性能的影响 | 第28-31页 |
2.5.2 苯胺单体浓度对PANI形貌和性能的影响 | 第31-32页 |
2.5.3 界面电化学聚合PANI-1 与普通电化学聚合PANI-2 的对比 | 第32-3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三章 三维结构氧化石墨烯/聚苯胺的制备与研究 | 第38-56页 |
3.1 引言 | 第38页 |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38-39页 |
3.2.1 实验试剂 | 第38-39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39页 |
3.3 实验步骤 | 第39-42页 |
3.3.1 GO的制备 | 第39-40页 |
3.3.2 电极材料的制备 | 第40页 |
3.3.3 双相电沉积液配制 | 第40页 |
3.3.4 GO/PANI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40-42页 |
3.3.5 柔性固态超级电容器的组装 | 第42页 |
3.4 表征与测试 | 第42-43页 |
3.4.1 微观形貌表征 | 第42页 |
3.4.2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42-43页 |
3.4.3 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分析 | 第43页 |
3.4.4 拉曼(Raman)光谱分析 | 第43页 |
3.4.5 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分析 | 第43页 |
3.4.6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第43页 |
3.5 结果与讨论 | 第43-55页 |
3.5.1 微观形貌表征 | 第43-46页 |
3.5.2 化学结构和元素分析 | 第46-49页 |
3.5.3 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49-53页 |
3.5.4 GO浓度对GO/PANI-1 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53-5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5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