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小说插图空间解析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10页 |
1.2 研究范围 | 第10-11页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1.5 研究框架 | 第14-15页 |
第2章 明代小说插图的基本特征 | 第15-30页 |
2.1 视点选择 | 第15-21页 |
2.1.1 高视点 | 第17-19页 |
2.1.2 多视点 | 第19-21页 |
2.2 平行结构框架 | 第21-27页 |
2.2.1 正面平行框架 | 第21-23页 |
2.2.2 斜面平行框架 | 第23-25页 |
2.2.3 平行结构对空间的整合作用 | 第25-27页 |
2.3 符号化的表达倾向 | 第27-29页 |
2.3.1 水平绘图习惯 | 第27-28页 |
2.3.3 特定的表意符号 | 第28-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空间再现技法 | 第30-44页 |
3.1 基本的方位关系 | 第30-37页 |
3.1.1 远与近 | 第30-32页 |
3.1.2 上与下 | 第32-33页 |
3.1.3 舞台式的布局 | 第33-37页 |
3.2 五种常用再现方法 | 第37-42页 |
3.2.1 并置法 | 第37-38页 |
3.2.2 移位法 | 第38-39页 |
3.2.3 转向法 | 第39-40页 |
3.2.4 拆解法 | 第40-41页 |
3.2.5 压缩法 | 第41-4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4章 构图原理 | 第44-53页 |
4.1 景物分类 | 第44-46页 |
4.1.1 空间界定物 | 第44页 |
4.1.2 空间说明物 | 第44-45页 |
4.1.3 空间装饰物 | 第45页 |
4.1.4 人物 | 第45-46页 |
4.2 空间单元 | 第46-50页 |
4.2.1 空间单元构成 | 第46-48页 |
4.2.2 空间单元边界 | 第48-50页 |
4.3 情节单元 | 第50-52页 |
4.3.1 情节单元划分 | 第50-51页 |
4.3.2 情节为主导的构图 | 第51-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基于推演的空间叙事 | 第53-61页 |
5.1 时间隐喻 | 第53-57页 |
5.1.1 运动趋势主导的时间逻辑 | 第54-55页 |
5.1.2 空间单元组合主导的时间逻辑 | 第55-57页 |
5.2 基于演绎法的空间解读 | 第57-60页 |
5.2.1 空间推演过程分析 | 第57-60页 |
5.2.2 演绎图示法和透视法的空间观念差异 | 第6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图片来源 | 第62-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附录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