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文物考古论文--古书契论文--竹木简论文

上博楚簡字詞新證

中文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緒論第16-47页
    1.1 研究對象第16-18页
    1.2 研究現状第18-33页
        1.2.1 楚簡研究概況第18-27页
        1.2.2 楚簡語言學系統研究第27-29页
        1.2.3 辭書編纂第29-31页
        1.2.4 網站與期刊第31-32页
        1.2.5 海外簡帛研究現狀第32-33页
    1.3 研究意義與方法第33-47页
        1.3.1 研究意義第33-36页
        1.3.2 研究方法第36-47页
第2章 國語類文獻字詞新證(上)第47-81页
    2.1 《鲍叔牙與隰朋之諫·兢建内之》字詞新證第47-58页
        2.1.1 癹古(?)/行古(?)第47-49页
        2.1.2 (?)羣獸/(?)取(?)第49-50页
        2.1.3 庚民(?)(獵)樂第50-53页
        2.1.4 甚才/澫/諦(?)第53-55页
        2.1.5 (?)第55-58页
    2.2 《景公瘧》字詞新證第58-64页
        2.2.1 博情而不愉第58-61页
        2.2.2 约夹/缚(?)第61-63页
        2.2.3 出喬(矯)於(?)第63-64页
    2.3 《申公臣靈王》字詞新證第64-67页
        2.3.1 (?)第64-66页
        2.3.2 (?)(将)或第66-67页
    2.4 《靈王遂申》字詞新證第67-69页
        2.4.1 外車駟馬第67-69页
    2.5 《成王為城濮之行》字詞新證第69-76页
        2.5.1 (?)第69-71页
        2.5.2 (?)币(師)第71-76页
    2.6 《平王問鄭壽》字詞新證第76-77页
        2.6.1 介備名第76-77页
    2.7 《曹沫之陳》字詞新證第77-81页
        2.7.1 不第77-79页
        2.7.2 君兀(其)毋員第79-81页
第3章 國語類文獻字詞新證(下)第81-118页
    3.1 《君人者何必安哉》字詞新證第81-92页
        3.1.1 白玉三回/戔命/見日第81-85页
        3.1.2 飴田五貞竽(?)於(?)第85-88页
        3.1.3 州徒之樂第88-91页
        3.1.4 (?)身第91-92页
    3.2 《邦人不稱》字詞新證第92-99页
        3.2.1 要第92-93页
        3.2.2 復邦第93-94页
        3.2.3 (?)車第94-96页
        3.2.4 乘睪第96-97页
        3.2.5 一人千君第97-98页
        3.2.6 畜/(?)第98-99页
    3.3 《陈公治兵》字词新证第99-107页
        3.3.1 厚第99-100页
        3.3.2 命第100-101页
        3.3.3 善命第101-102页
        3.3.4 (?)(旗)第102-103页
        3.3.5 斯军第103-104页
        3.3.6 (?)第104-107页
    3.4 《柬大王泊旱》字词新证第107-111页
        3.4.1 (?)第107-108页
        3.4.2 殺祭第108-110页
        3.4.3 鼓而涉之第110-111页
    3.5 《昭王毁室》字词新证第111-113页
        3.5.1 曼廷第111-113页
    3.6 《昭王与龚之脽》字词新证第113-116页
        3.6.1 介趣第113-114页
        3.6.2 衽(?)第114-115页
        3.6.3 息君第115-116页
    3.7 《命》字词新证第116-118页
        3.7.1 坐友/立友第116-118页
第4章 儒家类文献字词新证(上)第118-134页
    4.1 《季庚子问于孔子》字词新证第118-122页
        4.1.1 (?)第118-120页
        4.1.2 玄曾第120-122页
    4.2 《鲁邦大旱》字词新证第122-124页
        4.2.1 寺(?)名第122-124页
    4.3 《孔子见季桓子》字词新证第124-126页
        4.3.1 (?)尃第124-126页
    4.4 《用曰》字词新证第126页
        4.4.1 兇刑第126页
    4.5 《天子建州》字词新证第126-131页
        4.5.1 (?)第126-128页
        4.5.2 (?)/腈第128-129页
        4.5.3 (?)第129-130页
        4.5.4 (?)第130-131页
    4.6 《成王既邦》字词新证第131-134页
        4.6.1 (?)第131页
        4.6.2 (?)/(?)第131-132页
        4.6.3 六(?)第132-134页
第5章 儒家类文献字词新证(下)第134-144页
    5.1 《子道饿》字词新证第134-137页
        5.1.1 舆为/兽攻第134-136页
        5.1.2 (?)(家)(?)第136-137页
    5.2 《顏淵問於孔子》字詞新證第137-139页
        5.2.1 豫絞而收貧第137-139页
    5.3 《舉治王天下》字詞新證第139-141页
        5.3.1 (?)第139-140页
        5.3.2 自(?)/身(?)第140-141页
    5.4 《史蒥問於夫子》字詞新證第141-143页
        5.4.1 (?)第141-143页
    5.5 《武王踐祚》字詞新證第143-144页
        5.5.1 (?)(意)幾第143-144页
第6章 楚辭卜筮類文獻字詞新證第144-169页
    6.1 《凡物流形》字詞新證第144-146页
        6.1.1 少雁障豉第144-146页
    6.2 《李頌》字詞新證第146-149页
        6.2.1 官梪(樹)第146-147页
        6.2.2 喿亓方茖(落)可(兮)第147-148页
        6.2.3 胃(謂)第148-149页
    6.3 《蘭賦》字詞新證第149-151页
        6.3.1 安(焉)第149页
        6.3.2 攸茖/訛第149-151页
    6.4 《卜书》字词新证第151-154页
        6.4.1 (?)第151-152页
        6.4.2 (?)第152-153页
        6.4.3 句旨而惕第153-154页
    6.5 疑问代词“奚”与《凡物流形》“问物”篇起源地域新证第154-169页
        6.5.1 先秦疑问代词“奚”的起源地域第154-162页
        6.5.2 《凡物流形》体裁来源绪说第162-164页
        6.5.3 “问物”篇主要疑问代词使用情况第164-167页
        6.5.4 余论第167-169页
参考文献第169-186页
后记第186-188页
作者簡介第188页

论文共1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楚簡“一詞多形”現象研究
下一篇:张岱哲学思想研究--以《四书遇》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