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中财政支持状况及未来走势分析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2-2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一) 对新农保制度的意义 | 第13页 |
(二) 对政府财政收支平衡的影响 | 第13页 |
(三) 对农村居民的意义 | 第13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三) 国内外研究评价 | 第17页 |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17-18页 |
五、特点与不足之处 | 第18-20页 |
(一) 本文的特点 | 第18-19页 |
(二) 本文的不足 | 第19-20页 |
第一章 政府财政支持新农保的理论依据和现实需求 | 第20-30页 |
一、政府财政支持的理论依据 | 第20-25页 |
(一)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理论 | 第20-22页 |
(二) 福利经济学理论 | 第22-24页 |
(三) 社会转型成本与补偿理论 | 第24-25页 |
二、政府财政支持新农保的现实依据 | 第25-30页 |
(一) 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 | 第25-27页 |
(二) 农村地区传统养老制度受到挑战 | 第27-28页 |
(三) 有国际经验可循 | 第28-30页 |
第二章 政府财政支持的方式、力度及效果分析 | 第30-40页 |
一、政府财政支持的方式分析 | 第30-32页 |
(一) 国外财政支持社会保障的主要模式 | 第30-31页 |
(二) 我国财政支持新农保的政策分析 | 第31-32页 |
二、政府财政支持的力度分析 | 第32-36页 |
(一) 参保及符合领取条件人口数测算 | 第32-33页 |
(二) 财政支持情况分析 | 第33-34页 |
(三) 财政支持力度分析 | 第34-36页 |
三、政府财政支持的影响分析 | 第36-40页 |
(一) 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 | 第37页 |
(二) 对农村居民经济负担的影响 | 第37-39页 |
(三) 对政府财政的影响 | 第39-40页 |
第三章 财政支持发展走势分析 | 第40-58页 |
一、未来政府提供财政支持的必要性 | 第40-42页 |
(一) 提高新农保发展水平的需要 | 第40-41页 |
(二) 保证新农保筹资水平的需要 | 第41-42页 |
二、影响政府未来提供财政支持的因素 | 第42-43页 |
(一) 财政补贴政策 | 第42页 |
(二) 政府财政收入水平 | 第42-43页 |
(三) 农村老龄化程度 | 第43页 |
三、未来政府财政支持新农保趋势分析 | 第43-56页 |
(一) 财政收入趋势分析 | 第43-50页 |
(二) 中国农村人口数量趋势分析 | 第50-53页 |
(三) 财政支持新农保最低数额趋势 | 第53-56页 |
四、财政支持新农保的政策建议 | 第56-58页 |
(一) 财政支持新农保数额应呈增长趋势 | 第57页 |
(二) 应更加注重新农保制度缴费激励机制 | 第57页 |
(三) 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责任应更加明确合理 | 第57-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