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

多维度下的哈尔滨城市视觉形象设计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1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第10-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目的第11-12页
        1.1.3 研究意义第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第12-18页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2-14页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4-18页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第18-21页
        1.3.1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3.2 研究方法第19页
        1.3.3 研究框架第19-21页
第2章 城市视觉形象相关基础理论解析第21-41页
    2.1 多维度空间下的城市视觉形象相关概念阐述第21-25页
        2.1.1 多维度空间概念第21-22页
        2.1.2 城市视觉空间第22-23页
        2.1.3 城市视觉形象第23-25页
    2.2 城市空间中人的视觉系统表征解析第25-35页
        2.2.1 视觉的生理感知第25-28页
        2.2.2 视觉的心理感知第28-30页
        2.2.3 人在城市中的观察模式第30-33页
        2.2.4 人在城市中的视觉特征第33-35页
    2.3 城市视觉形象的组织要点第35-40页
        2.3.1 城市空间中的视觉尺度第35-37页
        2.3.2 城市空间中的视景第37-38页
        2.3.3 城市空间中的视觉节奏感第38-40页
    2.4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3章 哈尔滨城市视觉空间构成因素分析第41-69页
    3.1 哈尔滨城市与文化构成因素分析第41-45页
        3.1.1 历史人文因素第41-42页
        3.1.2 地理环境因素第42页
        3.1.3 文化特色因素第42-45页
    3.2 哈尔滨视觉形象的物质构成元素分析第45-53页
        3.2.1 静态视觉元素分析第45-50页
        3.2.2 动态视觉元素分析第50-52页
        3.2.3 动静合成元素分析第52-53页
    3.3 哈尔滨城市视觉空间形象现况及特征分析第53-68页
        3.3.1 城市布局与视觉形象的现况第53-56页
        3.3.2 建筑与空间构成的视觉特征第56-58页
        3.3.3 城市核心区域视觉空间形象特征分析第58-66页
        3.3.4 城市视觉空间形象的现存问题第66-68页
    3.4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4章 哈尔滨城市视觉形象的多维化策略第69-99页
    4.1 提炼动态发展的四维设计理念第69-73页
        4.1.1 传承历史文脉的价值第69-71页
        4.1.2 强化地域风格的魅力第71-72页
        4.1.3 完善管理系统的构建第72-73页
        4.1.4 结合现代科技的渗透第73页
    4.2 优化视觉空间的三维设计原则第73-81页
        4.2.1 布局的科学优化原则第74-76页
        4.2.2 主体的中心优化原则第76-78页
        4.2.3 组成的多元优化原则第78-79页
        4.2.4 秩序的节奏优化原则第79-81页
    4.3 丰富视觉系统的二维设计方法第81-97页
        4.3.1 视觉形象的符号表现方法第81-86页
        4.3.2 视觉形象的图像表现方法第86-90页
        4.3.3 视觉形象的数字表现方法第90-93页
        4.3.4 视觉形象的互动表现方法第93-97页
    4.4 本章小结第97-99页
结论第99-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05页
附录第105-10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108-110页
致谢第110页

论文共1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文化旅游视角下深圳大鹏所城历史建筑更新策略研究
下一篇:寒地大学校园教学区建筑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