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谐叶片轮盘的减缩建模方法及动力特性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注释表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1.1 引言 | 第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2.1 失谐叶盘的建模 | 第13-15页 |
1.2.2 失谐对叶盘响应的影响 | 第15页 |
1.2.3 主动失谐减振设计 | 第15-16页 |
1.2.4 失谐不确定性与统计分析 | 第16-17页 |
1.3 本文的研究的内容与安排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失谐叶片轮盘的减缩建模及动力响应预测方法 | 第19-36页 |
2.1 概述 | 第19页 |
2.2 失谐叶盘减缩建模及动力响应分析方法 | 第19-24页 |
2.2.1 谐调叶盘结构模态特性 | 第19-21页 |
2.2.2 失谐叶盘结构的模态特性 | 第21-22页 |
2.2.3 失谐矩阵的构建 | 第22-23页 |
2.2.4 失谐叶盘动力响应分析 | 第23页 |
2.2.5 减缩建模分析流程及效率分析 | 第23-24页 |
2.3 失谐叶盘分析算例 | 第24-34页 |
2.3.1 谐调叶盘特性的分析计算 | 第24-25页 |
2.3.2 失谐叶盘模态特性分析比较 | 第25-30页 |
2.3.3 失谐叶盘受迫响应的分析比较 | 第30-34页 |
2.4 小结 | 第34-36页 |
第三章 主动失谐叶盘振动特性及鲁棒性分析 | 第36-48页 |
3.1 概述 | 第36页 |
3.2 失谐叶盘的统计分析描述 | 第36-38页 |
3.2.1 模型描述 | 第36-37页 |
3.2.2 失谐类型描述与分析流程 | 第37-38页 |
3.2.3 最大响应的分析 | 第38页 |
3.3 响应分析结果的统计描述 | 第38-41页 |
3.3.1 响应直方图的构建 | 第38-39页 |
3.3.2 统计量的数字特征 | 第39-40页 |
3.3.3 分布函数的拟合与检验 | 第40-41页 |
3.4 随机失谐叶盘的振动特性分析 | 第41-43页 |
3.5 主动失谐叶盘响应振动分析 | 第43-46页 |
3.5.1 主动失谐叶盘响应特性 | 第43-45页 |
3.5.2 主动失谐叶盘鲁棒性分析 | 第45-46页 |
3.6 小结 | 第46-48页 |
第四章 失谐高阶模态振动特性分析 | 第48-60页 |
4.1 概述 | 第48页 |
4.2 高阶模态对失谐响应的影响 | 第48-55页 |
4.2.1 减缩方法验证 | 第49页 |
4.2.2 高阶振动响应特性分析 | 第49-51页 |
4.2.3 失谐响应的分解分析 | 第51-52页 |
4.2.4 失谐单元分布对响应的影响 | 第52-53页 |
4.2.5 高阶模态振动特性 | 第53-55页 |
4.3 高阶模态对失谐应力分布的影响 | 第55-57页 |
4.3.1 应力应变减缩计算方法 | 第55页 |
4.3.2 高阶振动应力特性分析 | 第55-57页 |
4.4 高阶模态振动响应统计分析 | 第57-58页 |
4.5 小结 | 第58-60页 |
第五章 失谐灵敏度分析 | 第60-69页 |
5.1 概述 | 第60页 |
5.2 失谐一阶灵敏度 | 第60-63页 |
5.2.1 失谐响应的灵敏度 | 第60-62页 |
5.2.2 最大响应的灵敏度 | 第62页 |
5.2.3 一阶灵敏度的验证 | 第62-63页 |
5.3 失谐二阶灵敏度 | 第63-66页 |
5.3.1 失谐响应的二阶灵敏度 | 第63-64页 |
5.3.2 最大响应的二阶灵敏度 | 第64-65页 |
5.3.3 二阶灵敏度的验证 | 第65-66页 |
5.4 灵敏度的应用 | 第66-68页 |
5.5 小结 | 第68-6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6.1 本文总结 | 第69页 |
6.2 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