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1.1.1 社会背景 | 第13-14页 |
1.1.2 政策导向 | 第14页 |
1.1.3 实践需求 | 第14-15页 |
1.1.4 个人兴趣 | 第15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5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5-16页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6-18页 |
1.3.1 翻转课堂 | 第16-17页 |
1.3.2 课程设计 | 第17-18页 |
1.4 研究综述 | 第18-24页 |
1.4.1 翻转课堂研究综述 | 第18-23页 |
1.4.2 《学前教育原理》课程改革研究综述 | 第23-24页 |
1.5 理论基础 | 第24-27页 |
1.5.1 建构主义理论 | 第24-25页 |
1.5.2 混合学习理论 | 第25页 |
1.5.3 学习金字塔理论 | 第25-27页 |
第2章 研究设计 | 第27-37页 |
2.1 研究目的 | 第27页 |
2.2 研究内容 | 第27页 |
2.3 研究对象 | 第27-28页 |
2.4 研究方法 | 第28-30页 |
2.4.1 行动研究法 | 第28-29页 |
2.4.2 问卷调查法 | 第29页 |
2.4.3 课堂观察法 | 第29-30页 |
2.4.4 访谈法 | 第30页 |
2.5 研究工具 | 第30-34页 |
2.5.1 《<学前教育原理>课程满意度调查问卷》 | 第30-34页 |
2.5.2 《大学生学习能力测量表》 | 第34页 |
2.5.3 《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测量表》 | 第34页 |
2.5.4 《<学前教育原理>课程学习情况与需求调查问卷》 | 第34页 |
2.6 研究思路 | 第34-37页 |
第3章 翻转课堂在《学前教育原理》课程中的初步设计 | 第37-55页 |
3.1 学习分析 | 第37-44页 |
3.1.1 教学目标分析 | 第37页 |
3.1.2 教学内容分析 | 第37-38页 |
3.1.3 学情分析 | 第38-44页 |
3.2 学习资源设计 | 第44-49页 |
3.2.1 学习环境设计 | 第44-46页 |
3.2.2 学习素材开发 | 第46-49页 |
3.3 教学过程设计 | 第49-51页 |
3.4 学习评价设计 | 第51-55页 |
第4章 翻转课堂在《学前教育原理》课程中建设与应用的行动研究 | 第55-81页 |
4.1 第一轮活动实践与行动反思:“学前两会我来说” | 第55-63页 |
4.1.1 活动设计与实施 | 第55-58页 |
4.1.2 行动观察与反思 | 第58-63页 |
4.2 第二轮活动实践与行动反思:“学前教育的目标变化我知道” | 第63-72页 |
4.2.1 活动设计与实施 | 第63-66页 |
4.2.2 行动观察与反思 | 第66-72页 |
4.3 第三轮活动实践与行动反思:“画出专业幼儿园教师” | 第72-81页 |
4.3.1 活动设计与实施 | 第72-75页 |
4.3.2 行动观察与反思 | 第75-81页 |
第5章 翻转课堂在《学前教育原理》课程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 第81-93页 |
5.1 课程实施满意度分析 | 第81-86页 |
5.1.1 学习者课程实施满意度分析 | 第81-85页 |
5.1.2 教师课程实施满意度分析 | 第85-86页 |
5.2 学习者学习效果分析 | 第86-93页 |
5.2.1 学习者学习能力发展的分析 | 第86-89页 |
5.2.2 学习者网络素养发展的分析 | 第89-93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第93-97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93-95页 |
6.2 研究不足 | 第95-96页 |
6.3 研究创新点 | 第96页 |
6.4 研究展望 | 第96-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3页 |
附录 | 第103-111页 |
附录1 《学前教育原理》课程满意度调查问卷 | 第103-105页 |
附录2 大学生学习能力测量表 | 第105-106页 |
附录3 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测试量表 | 第106-107页 |
附录4 《学前教育原理》学习情况与课程需求调查问卷 | 第107-109页 |
附录5 访谈提纲 | 第109-111页 |
致谢 | 第111-113页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