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关于空间句法理论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关于建筑空间量化分析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14-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1.5 论文框架 | 第17-18页 |
2 空间句法与空间量化分析 | 第18-38页 |
2.1 关于空间句法 | 第18-29页 |
2.1.1 空间句法理论阐述 | 第18-19页 |
2.1.2 空间构形 | 第19-26页 |
2.1.2.1 空间构形的定义 | 第19-20页 |
2.1.2.2 空间句法构形的表达 | 第20-22页 |
2.1.2.3 空间构形的描述语言 | 第22-26页 |
2.1.3 空间句法的分析方法 | 第26-29页 |
2.2 空间的量化分析 | 第29-37页 |
2.2.1 空间的概念 | 第29页 |
2.2.2 空间量化的方式 | 第29-32页 |
2.2.3 空间句法量化分析的方法与步骤 | 第32-33页 |
2.2.4 空间句法量化分析的作用及运用 | 第33-3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3 空间句法量化分析——以郑州大学建筑系馆为例 | 第38-89页 |
3.1 郑州大学建筑系馆区位及功能构成 | 第38-40页 |
3.2 郑州大学建筑学院系馆的空间句法量化分析 | 第40-88页 |
3.2.1 凸空间划分及关系图解生成与量化分析 | 第40-75页 |
1.一层空间 | 第40-46页 |
2.二层空间 | 第46-52页 |
3.三层空间 | 第52-57页 |
4.四层空间 | 第57-61页 |
5.五、六层空间 | 第61-66页 |
6. 一至六层整体空间 | 第66-68页 |
7.改造后一层空间 | 第68-72页 |
8.改造后一至六层整体空间 | 第72-75页 |
3.2.2 全视线图分析 | 第75-83页 |
1.一层平面全视线分析 | 第75-77页 |
2.二层平面全视线分析 | 第77-78页 |
3.三层平面全视线分析 | 第78-80页 |
4.四层平面全视线分析 | 第80-81页 |
5.五、六层平面全视线分析 | 第81-83页 |
3.2.3 视域网格分析 | 第83-8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4 郑州大学建筑系馆使用现状与量化分析结果对比研究 | 第89-101页 |
4.1 调研需要解决的问题 | 第89页 |
4.2 调查的方法 | 第89-90页 |
4.3 调研过程 | 第90-91页 |
4.4 系馆使用现状与量化调研结果对比分析 | 第91-101页 |
4.4.1 建筑系馆使用现状 | 第91-97页 |
4.4.2 使用现状与量化分析的对比 | 第97-99页 |
4.4.3 对比分析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 第99-101页 |
5 结论 | 第101-103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101页 |
5.2 存在不足 | 第101-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4页 |
附录 | 第104-113页 |
致谢 | 第113-114页 |
个人简历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