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绪论 | 第12-23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5-21页 |
1.2.1 供应链融资的概念 | 第15-17页 |
1.2.2 供应链融资的运作模式 | 第17-18页 |
1.2.3 供应链融资模式的改进 | 第18-21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2页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22-23页 |
2. 相关理论 | 第23-28页 |
2.1 供应链融资的成因理论 | 第23-25页 |
2.1.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3页 |
2.1.2 交易成本理论 | 第23-24页 |
2.1.3 供应链管理理论 | 第24-25页 |
2.2 供应链融资的支持理论 | 第25-28页 |
2.2.1 自偿性贸易融资理论 | 第25-26页 |
2.2.2 结构融资理论 | 第26页 |
2.2.3 团体贷款与动态激励原理 | 第26-28页 |
3. 我国供应链融资模式现状分析 | 第28-40页 |
3.1 我国商业银行现有的供应链融资产品 | 第28-32页 |
3.2 我国当前主要的供应链融资模式 | 第32-36页 |
3.3 现有供应链融资模式的局限性 | 第36-40页 |
3.3.1 过分关注交易对手和交易背景 | 第36-37页 |
3.3.2 忽视核心企业潜力的发挥 | 第37页 |
3.3.3 存在银企间的信息不对称 | 第37-38页 |
3.3.4 限制银行角色定位的转变 | 第38-40页 |
4.新型核心企业主导的供应链融资模式构建与检验 | 第40-48页 |
4.1 新型核心企业主导的供应链融资模式的内涵 | 第40页 |
4.2 新型核心企业主导的供应链融资模式的组成要素 | 第40-42页 |
4.2.1 核心企业 | 第40-41页 |
4.2.2 中小节点企业 | 第41-42页 |
4.2.3 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 | 第42页 |
4.3 新型核心企业主导的供应链融资模式运作机理 | 第42-44页 |
4.3.1 基本业务流程 | 第42-43页 |
4.3.2 具体环节要求 | 第43-44页 |
4.4 新型核心企业主导的供应链融资模式模型检验 | 第44-48页 |
4.4.1 模型假定 | 第44-45页 |
4.4.2 模型分析 | 第45-47页 |
4.4.3 结论 | 第47-48页 |
5 新型核心企业主导的供应链融资模式优势分析与发展建议 | 第48-57页 |
5.1 新型核心企业主导的供应链融资模式优势分析 | 第48-52页 |
5.1.1 核心企业的收益 | 第48-49页 |
5.1.2 金融机构的收益 | 第49-51页 |
5.1.3 中小节点企业收益 | 第51-52页 |
5.2 促进新型核心企业主导的供应链融资模式发展的对策 | 第52-57页 |
5.2.1 培育优质供应链 | 第52-53页 |
5.2.2 加强风险控制 | 第53-54页 |
5.2.3 构建信息平台 | 第54-55页 |
5.2.4 完善诚信机制 | 第55-57页 |
6.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7页 |
6.2 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个人简历 | 第63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