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别视角下中国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19页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第8-11页 |
1.选题缘起 | 第8-10页 |
2.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7页 |
1.国外研究概述 | 第12-14页 |
2.国内研究概述 | 第14-17页 |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研究思路 | 第17页 |
2.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四)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8-19页 |
一、女性政治参与的理论与发展 | 第19-27页 |
(一)女性主义的政治参与理论与发展 | 第19-21页 |
1.女性主义运动的第一波 | 第19-20页 |
2.女性主义运动的第二波 | 第20页 |
3.女性主义运动的第三波 | 第20-21页 |
(二)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政治参与理论 | 第21-27页 |
1.女性主义流派的性别观 | 第21-24页 |
2.中国社会性别观念演变 | 第24-27页 |
二、当代中国女性政治参与现状与困境 | 第27-38页 |
(一)中国女性政治参与的发展现状 | 第27-30页 |
1.政策法律法规不断规范 | 第27-29页 |
2.女性参政实践不断开拓 | 第29-30页 |
(二)中国女性政治参与面临的困境 | 第30-38页 |
1.制度保障不完善 | 第30-33页 |
2.性别意识较保守 | 第33-35页 |
3.参政实践尚不足 | 第35-38页 |
三、中国女性政治参与面临困境的原因 | 第38-44页 |
(一)国家政策法规模糊 | 第38-40页 |
1.政策制定执行缺乏标准 | 第38-39页 |
2.女性干部任用机制僵化 | 第39-40页 |
(二)社会传统文化禁锢 | 第40-42页 |
1.传统性别分工理念 | 第40-41页 |
2.女性干部晋升偏见 | 第41-42页 |
(三)女性综合素质不足 | 第42-44页 |
1.经济主体地位不明显 | 第42页 |
2.政治与文化素养偏低 | 第42-44页 |
四、中国女性政治参与困境的解决对策 | 第44-50页 |
(一)公共政策的社会性别考量 | 第44-46页 |
1.选拔任用机制透明化 | 第44-45页 |
2.立法政策推行规范化 | 第45页 |
3.利益诉求渠道多样化 | 第45-46页 |
(二)社会两性共治思想的构建 | 第46-47页 |
1.构建先进社会性别文化 | 第46页 |
2.改造社会性别刻板印象 | 第46-47页 |
3.强化女性公民主体意识 | 第47页 |
(三)女性参政及综合素质培育 | 第47-50页 |
1.巩固经济主体地位 | 第47-48页 |
2.提高女性文化水平 | 第48页 |
3.打破女性专业限制 | 第48-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