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37页 |
1.1 引言 | 第9-10页 |
1.2 微生物燃料电池概述 | 第10-21页 |
1.2.1 微生物燃料电池基本原理 | 第10-11页 |
1.2.2 微生物燃料电池发展过程 | 第11页 |
1.2.4 影响微生物燃料电池性能的因素 | 第11-12页 |
1.2.5 微生物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研究现状 | 第12-21页 |
1.3 过氧化氢燃料电池概述 | 第21-26页 |
1.3.1 过氧化氢燃料电池基本原理 | 第22-24页 |
1.3.2 过氧化氢燃料电池催化剂研究现状 | 第24-25页 |
1.3.3 过氧化氢燃料电池的应用前景 | 第25-26页 |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1.4.1 研究的主要目的及意义 | 第26页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1.4.3 研究的主要创新性 | 第27-28页 |
1.5 参考文献 | 第28-37页 |
第二章 活性炭结构性质对MFC性能的影响研究 | 第37-54页 |
2.1 引言 | 第37-38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38-42页 |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38-39页 |
2.2.2 实验装置 | 第39页 |
2.2.3 电极材料 | 第39-41页 |
2.2.4 电化学测试方法 | 第41页 |
2.2.5 活性炭结构分析测试方法 | 第41-42页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2-51页 |
2.3.1 MFC的启动及稳定运行 | 第42-44页 |
2.3.2 MFC性能差异分析 | 第44-45页 |
2.3.3 活性炭BET测试分析 | 第45-47页 |
2.3.4 活性炭表面基团分析 | 第47-48页 |
2.3.5 活性炭的Raman光谱和电导率分析 | 第48-5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2.5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第三章 长期运行的MFC中活性炭空气阴极性能变化研究 | 第54-70页 |
3.1 引言 | 第54-55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55-56页 |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55-56页 |
3.2.2 实验装置与材料 | 第56页 |
3.2.3 实验测试方法 | 第56页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6-67页 |
3.3.1 MFC的启动及维护 | 第56-58页 |
3.3.2 电池性能变化数据分析 | 第58-59页 |
3.3.3 阴极变化实物图 | 第59-61页 |
3.3.4 阴极的再生与恢复 | 第61-65页 |
3.3.5 活性炭的重复利用 | 第65-6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3.5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第四章 活性炭在过氧化氢燃料电池中的应用研究 | 第70-84页 |
4.1 前言 | 第70-71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71-75页 |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71-72页 |
4.2.2 电池装置 | 第72页 |
4.2.3 电极材料 | 第72-74页 |
4.2.4 测试方法 | 第74-75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75-81页 |
4.3.1 活性炭在不同pH条件下对H_2O_2的催化性能 | 第75-76页 |
4.3.2 单室H_2O_2燃料电池的构建及性能分析 | 第76-78页 |
4.3.3 双室H_2O_2燃料电池的构建及性能分析 | 第78-79页 |
4.3.4 碳布负载活性炭电极的测试 | 第79-80页 |
4.3.5 碳布负载活性炭电极构建的电池性能研究 | 第80-8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4.5 参考文献 | 第82-8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