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煤低温热解提质机理的初步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29页 |
| 1.1 课题背景 | 第9-10页 |
| 1.2 褐煤资源分布 | 第10-11页 |
| 1.3 褐煤利用技术现状 | 第11-14页 |
| 1.4 提质技术研究动态 | 第14-24页 |
| 1.4.1 国外褐煤提质工艺 | 第16-19页 |
| 1.4.2 国内的褐煤提质工艺 | 第19-24页 |
| 1.5 活性焦制备及应用 | 第24-26页 |
| 1.6 小结 | 第26-29页 |
| 第2章 褐煤的性状特征 | 第29-33页 |
| 2.1 灰分 | 第29页 |
| 2.2 挥发分 | 第29页 |
| 2.3 发热量 | 第29页 |
| 2.4 全水分 | 第29-30页 |
| 2.5 腐植酸含量 | 第30页 |
| 2.6 褐煤蜡含量 | 第30-33页 |
| 第3章 褐煤的低温干燥特性 | 第33-37页 |
| 3.1 低温干燥实验 | 第33-35页 |
| 3.2 小结 | 第35-37页 |
| 第4章 褐煤的低温热解机理 | 第37-71页 |
| 4.1 基本实验 | 第37-39页 |
| 4.1.1 铝甑实验 | 第37页 |
| 4.1.2 热重实验 | 第37-38页 |
| 4.1.3 DSC实验 | 第38-39页 |
| 4.1.4 原煤和半焦特性对比 | 第39页 |
| 4.2 褐煤提质技术开发 | 第39-67页 |
| 4.2.1 前期技术准备 | 第39-54页 |
| 4.2.2 提质产品定位 | 第54-57页 |
| 4.2.3 工艺方案选择 | 第57-60页 |
| 4.2.4 工艺设计 | 第60-62页 |
| 4.2.5 提质炉设计开发 | 第62-66页 |
| 4.2.6 净化系统选型设计 | 第66-67页 |
| 4.3 工业示范系统搭建及应用 | 第67-71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 5.1 结论 | 第71页 |
| 5.2 技术展望 | 第71-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77-79页 |
| 致谢 | 第79-81页 |
| 作者简介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