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11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11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1.3 工业建筑遗存保护与再利用的相关概念 | 第12-14页 |
1.3.1 工业遗存的相关概念 | 第12-13页 |
1.3.2 工业建筑遗存保护与再利用的相关概念 | 第13-14页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框架 | 第14-16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2 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工业建筑遗存保护与再利用的国内外发展历史、现状及模式研究 | 第16-34页 |
2.1 国外工业建筑遗存保护与再利用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 第16-20页 |
2.1.1 国外工业建筑遗存保护与再利用的历史背景 | 第16-17页 |
2.1.2 国外工业建筑遗存保护与再利用的现状 | 第17-19页 |
2.1.3 国外工业建筑遗存保护与再利用的发展趋势 | 第19-20页 |
2.2 我国工业建筑遗存保护与再利用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 第20-27页 |
2.2.1 我国工业建筑发展概况 | 第20-22页 |
2.2.2 我国工业建筑遗存保护与再利用的实践 | 第22-27页 |
2.3 杭州工业建筑历史沿革及工业建筑遗存保护与再利用概况 | 第27-30页 |
2.3.1 杭州工业建筑历史沿革 | 第27-28页 |
2.3.2 杭州工业建筑遗存保护现状 | 第28-30页 |
2.4 国内外工业建筑遗存保护与再利用的模式研究 | 第30-34页 |
2.4.1 博览中心模式 | 第30-31页 |
2.4.2 商业空间模式 | 第31页 |
2.4.3 创意产业园模式 | 第31-32页 |
2.4.4 开放空间模式 | 第32页 |
2.4.5 综合功能开发模式 | 第32-34页 |
第三章 杭州锅炉厂区的历史沿革和现状分析 | 第34-41页 |
3.1 杭州锅炉厂区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概况 | 第34-35页 |
3.2 杭州锅炉厂区内现存主要建筑物现状 | 第35-40页 |
3.2.1 建筑基本情况 | 第35-37页 |
3.2.2 结构基本情况 | 第37-38页 |
3.2.3 特有构件和场地特征的状况 | 第38-40页 |
3.2.4 厂区内环境基本情况 | 第40页 |
3.3 杭州锅炉厂区的再利用价值分析 | 第40-41页 |
第四章 杭州锅炉厂区工业建筑遗存的再利用设计初步设想 | 第41-48页 |
4.1 杭州锅炉厂区设计对象概况 | 第41页 |
4.2 杭州锅炉厂区设计定位和指导思想 | 第41-46页 |
4.2.1 规划设计理念 | 第41-42页 |
4.2.2 杭州锅炉厂区的保护与再利用策略 | 第42-43页 |
4.2.3 杭州锅炉厂区的保护与再利用设计方案构想 | 第43-46页 |
4.2.3.1 总平面规划方案构想 | 第43-45页 |
4.2.3.2 建筑空间的再利用设计方案构想 | 第45-46页 |
4.3 杭州锅炉厂区的保护性再利用策略 | 第46-48页 |
4.3.1 设计方法 | 第46页 |
4.3.2 切入点 | 第46-48页 |
第五章 杭州锅炉厂区工业建筑遗存的再利用设计研究 | 第48-52页 |
5.1 建筑空间的再利用设计 | 第48-49页 |
5.2 建筑外围护体系的再利用设计 | 第49-51页 |
5.3 特有构件及场地的再利用设计 | 第51-52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作者简历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