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公共投资的民生效应研究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2 主要概念 | 第13-19页 |
1.2.1 政府公共投资涵义 | 第13-16页 |
1.2.2 民生涵义 | 第16-19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3.1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 第19页 |
1.3.2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 | 第19页 |
1.4 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19-21页 |
1.5 创新与不足 | 第21-22页 |
1.5.1 创新之处 | 第21页 |
1.5.2 不足之处 | 第21-22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22-30页 |
2.1 理论研究综述 | 第22-25页 |
2.1.1 公共投资理论 | 第22-23页 |
2.1.2 公共选择理论 | 第23页 |
2.1.3 民生财政 | 第23-25页 |
2.2 实证研究综述 | 第25-28页 |
2.2.1 政府投资的经济效应 | 第25-26页 |
2.2.2 政府投资的社会效应 | 第26-28页 |
2.3 文献评述 | 第28-30页 |
第3章 政府公共投资民生效应的概况与作用机制 | 第30-42页 |
3.1 政府公共投资规模与民生现状 | 第30-33页 |
3.1.1 政府公共投资规模与社会福利 | 第30-31页 |
3.1.2 政府公共投资规模与就业 | 第31-32页 |
3.1.3 政府公共投资规模与收入水平 | 第32-33页 |
3.2 政府公共投资结构与民生现状 | 第33-34页 |
3.3 政府公共投资民生效应的作用机制 | 第34-40页 |
3.3.1 直接民生效应作用机制 | 第35-36页 |
3.3.2 间接民生效应作用机制 | 第36-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4章 政府公共投资民生效应的实证检验 | 第42-56页 |
4.1 教育效应 | 第42-43页 |
4.1.1 变量及数据来源 | 第42页 |
4.1.2 协整分析 | 第42-43页 |
4.2 社会保障效应 | 第43-44页 |
4.2.1 变量及数据来源 | 第43页 |
4.2.2 协整分析 | 第43-44页 |
4.3 就业效应 | 第44-50页 |
4.3.1 VAR模型及变量 | 第44-45页 |
4.3.2 数据来源 | 第45页 |
4.3.3 VAR模型建立及脉冲响应分析 | 第45-50页 |
4.4 收入效应 | 第50-54页 |
4.4.1 模型选取 | 第50-51页 |
4.4.2 变量及数据选取 | 第51-52页 |
4.4.3 协整检验及误差修正模型分析 | 第52-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5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56-61页 |
5.1 结论 | 第56-57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57-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67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