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

基于复杂网络的银证业务风险传染与免疫策略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0 前言第13-15页
1 绪论第15-22页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第15-16页
        1.1.1 研究背景及其问题的提出第15-16页
        1.1.2 研究价值与意义第16页
    1.2 金融系统风险传染问题研究现状第16-18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6-17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7-18页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18-19页
        1.3.1 研究方法第18-19页
        1.3.2 研究思路第19页
    1.4 论文结构与关键技术问题第19-21页
        1.4.1 论文结构第19-20页
        1.4.2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第20-21页
    1.5 本章小结第21-22页
2 基于复杂网络的银证业务风险控制研究综述第22-31页
    2.1 银证业务风险研究第22-25页
        2.1.1 银证业务介绍第22-24页
        2.1.2 银证业务潜在风险分析第24-25页
    2.2 复杂网络理论综述第25-27页
        2.2.1 复杂网络概念第26页
        2.2.2 复杂网络的基本参数第26-27页
        2.2.3 网络拓扑基本模型及其性质第27页
    2.3 基于 SIR 三态模型的复杂网络风险传染模型介绍第27-28页
    2.4 复杂网络的几种免疫策略第28-30页
        2.4.1 随机免疫第29页
        2.4.2 目标免疫第29页
        2.4.3 熟人免疫第29-30页
    2.5 本章小结第30-31页
3 银证业务复杂网络风险传染效应分析第31-36页
    3.1 银证业务风险传染机制分析第31-33页
        3.1.1 工具型银证业务风险传染第31-33页
        3.1.2 组织型银证业务风险传染第33页
    3.2 银证业务风险产生原因分析第33-35页
        3.2.1 商业银行内部监管控制失灵第33-34页
        3.2.2 证券市场风险向银行转嫁第34页
        3.2.3 市场监管机制不健全第34-35页
    3.3 本章小结第35-36页
4 银证业务复杂网络模型构建第36-42页
    4.1 权重有向网络第36页
    4.2 有向权重无标度网络的构建第36-39页
        4.2.1 有向权重无标度网络的构建以及经济含义分析第36-37页
        4.2.2 双向择优的权重无标度网络模型理论分析第37-39页
    4.3 双向择优的权重无标度网络模型的仿真研究第39-41页
        4.3.1 有向权重网络度分布仿真实验第39-40页
        4.3.2 有向权重网络小世界特性的仿真实验第40-41页
    4.4 本章小结第41-42页
5 复杂银证业务网络风险传染动力学分析第42-49页
    5.1 复杂网络风险传染动力学分析第42-45页
    5.2 复杂网络风险传播临界值计算第45-47页
    5.3 复杂网络上的风险免疫策略研究第47页
    5.4 本章小结第47-49页
6 光大集团银证业务复杂网络建模实证分析第49-57页
    6.1 光大集团简介第49-50页
    6.2 光大集团复杂网络模型假设第50页
    6.3 光大集团复杂网络模型结构第50-54页
        6.3.1 无标度网络模型的构建过程第50-52页
        6.3.2 无标度网络模型的可行性证明第52-54页
    6.4 复杂银证业务网络风险控制第54-56页
        6.4.1 金融集团的监管重点第55页
        6.4.2 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第55-56页
    6.5 本章小结第56-57页
7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57-59页
    7.1 研究结论第57-58页
    7.2 论文不足及后续研究方向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5页
附录第65-69页
致谢第69-70页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70-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黑龙江省村镇银行风险防范研究
下一篇:我国交易所债券市场的混沌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