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第13-17页 |
1.3.1 论文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1.3.2 论文结构 | 第14-17页 |
第2章 人工标定交通视频 | 第17-29页 |
2.1 引言 | 第17页 |
2.2 交通视频数据库的建立 | 第17-18页 |
2.3 人工标定软件 VIPER | 第18-26页 |
2.3.1 用户界面 | 第18-23页 |
2.3.2 基本操作 | 第23-24页 |
2.3.3 高级操作 | 第24-25页 |
2.3.4 架构编辑器 | 第25-26页 |
2.4 使用 VIPER 软件标定交通视频 | 第26-27页 |
2.4.1 载入待标定的交通视频 | 第26页 |
2.4.2 设置架构编辑器 | 第26页 |
2.4.3 标注单帧车辆 | 第26-27页 |
2.4.4 逐帧标注车辆 | 第27页 |
2.4.5 导出标注数据 | 第27页 |
2.4.6 完善交通视频库 | 第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3章 基于人工标定的真实交通参数获取 | 第29-37页 |
3.1 引言 | 第29页 |
3.2 分析 VIPER 标定的数据 | 第29-30页 |
3.3 获取真实交通参数 | 第30-36页 |
3.3.1 车辆行进轨迹 | 第30-31页 |
3.3.2 车辆数 | 第31页 |
3.3.3 流量 | 第31-32页 |
3.3.4 摄像机标定 | 第32-34页 |
3.3.5 车头间距、平均车头间距 | 第34页 |
3.3.6 车速、平均车速 | 第34页 |
3.3.7 排队长度 | 第34-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基于人工标定的真实交通参数获取软件实现 | 第37-47页 |
4.1 软件开发基础 | 第37-39页 |
4.1.1 可扩展标记语言 XML | 第37-38页 |
4.1.2 XML 的语法特征 | 第38-39页 |
4.2 总体设计 | 第39-40页 |
4.2.1 总体框架 | 第39页 |
4.2.2 功能说明 | 第39-40页 |
4.3 各模块实现及其功能 | 第40-43页 |
4.3.1 视频播放模块 | 第40页 |
4.3.2 视频基本操作模块 | 第40-42页 |
4.3.3 参数设置及控制模块 | 第42-43页 |
4.3.4 交通参数模块 | 第43页 |
4.4 软件具体实施 | 第43-45页 |
4.4.1 载入视频文件及人工标定文件 | 第43-44页 |
4.4.2 视频基本信息及播放 | 第44页 |
4.4.3 设定必要参数 | 第44-45页 |
4.4.4 查阅交通参数 | 第4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5章 视频检测系统 TRAFICON 的评估 | 第47-77页 |
5.1 引言 | 第47页 |
5.2 视频检测系统 TRAFICON 介绍 | 第47-56页 |
5.2.1 TRAFICON 功能特点 | 第48-49页 |
5.2.2 硬件安装与设置 | 第49页 |
5.2.3 软件环境创建 | 第49-53页 |
5.2.4 提取 TRAFICON 检测的交通参数 | 第53-56页 |
5.3 评估方案设计 | 第56-58页 |
5.3.1 传统视频评估方法 | 第56-57页 |
5.3.2 针对交通参数的评估方法 | 第57-58页 |
5.3.3 评估方案流程图 | 第58页 |
5.4 具体评估过程 | 第58-75页 |
5.4.1 视频收集 | 第58-60页 |
5.4.2 基于人工标定的交通参数获取 | 第60页 |
5.4.3 基于 TRAFICON 的交通参数获取 | 第60页 |
5.4.4 数据对比 | 第60-75页 |
5.4.5 性能评估 | 第7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3-85页 |
附录 A | 第85-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