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市政工程论文--给水工程(上水道工程)论文--净水工程(给水处理)论文--水质论文

沈阳市供水管网水质动态模拟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课题背景第11-12页
        1.1.1 对水质问题的关注第11页
        1.1.2 水质新国标的发布实施第11-12页
        1.1.3 沈阳水质的提升改造第12页
    1.2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第12-14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7页
        1.3.1 供水管网水质建模的发展概况第14-15页
        1.3.2 供水管网建模软件介绍第15-17页
    1.4 主要研究的内容第17-18页
    1.5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第18-19页
第2章 沈阳城市供水现状第19-25页
    2.1 供水水源第19-20页
    2.2 供水管网第20-22页
    2.3 二次供水第22页
    2.4 供水水质现状第22-23页
    2.5 供水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3-24页
    2.6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数据收集及模型前处理方法第25-41页
    3.1 数据收集第25-26页
    3.2 管网简化第26-28页
        3.2.1 管网简化原则第27页
        3.2.2 管网简化方法第27-28页
    3.3 拓扑检查第28-33页
        3.3.1 广度优先搜索法第29页
        3.3.2 拓扑检查算法实现第29-31页
        3.3.3 拓扑检查软件源代码第31-33页
        3.3.4 拓扑检查软件界面第33页
        3.3.5 属性检查第33页
    3.4 节点流量分配第33-36页
        3.4.1 水源水量第33-34页
        3.4.2 大用户水量第34-35页
        3.4.3 沿线流量与比流量第35-36页
        3.4.4 节点流量第36页
    3.5 海曾-威廉系数(C 值)的确定第36-37页
    3.6 数据转换第37-40页
    3.7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4章 沈阳供水管网水力模型的构建第41-53页
    4.1 管网水力建模基本理论第41-42页
        4.1.1 管网水力计算的基础方程第41-42页
        4.1.2 管网水力计算方法分类第42页
    4.2 建立管网水力模型第42-45页
        4.2.1 管网水力模型第42-43页
        4.2.2 管网建模的技术流程第43-44页
        4.2.3 沈阳供水管网水力模型第44-45页
    4.3 水力及水质模型的关系第45页
    4.4 供水管网水力模型模拟计算第45页
    4.5 水力模型校核第45-49页
    4.6 管网水力计算结果显示及分析第49-52页
    4.7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5章 沈阳供水管网水质模型的构建第53-89页
    5.1 管网水质模型第53-56页
        5.1.1 水质模型原理第54页
        5.1.2 拉格朗日时间驱动法求解水质模型第54-56页
    5.2 管网水龄概述第56-57页
        5.2.1 管网水龄定义第56页
        5.2.2 管网水龄影响因素第56页
        5.2.3 管网水龄确定方法第56-57页
    5.3 管网动态水龄分析模型原理第57-61页
        5.3.1 节点水龄第58页
        5.3.2 节点水龄计算流程第58-60页
        5.3.3 管段水龄第60-61页
        5.3.4 管网水龄比第61页
    5.4 沈阳供水管网水龄计算分析第61-69页
        5.4.1 水龄计算工况显示第61-66页
        5.4.2 水龄计算结果分析第66-69页
    5.5 余氯衰减动力学机理第69-72页
        5.5.1 水体中余氯的衰减第70-71页
        5.5.2 管壁生长环余氯消耗第71-72页
    5.6 余氯衰减的影响因素第72-73页
        5.6.1 主体水余氯衰减影响因素第72-73页
        5.6.2 管壁处余氯衰减影响因素第73页
    5.7 供水管网余氯衰减模型第73-74页
    5.8 水质模型的校核第74-78页
    5.9 沈阳供水管网余氯计算分析第78-84页
        5.9.1 余氯计算工况显示第78-81页
        5.9.2 余氯计算结果分析第81-84页
    5.10 改进措施第84-85页
    5.11 水龄与余氯值的关系第85-88页
    5.12 本章小结第88-89页
结论第89-90页
参考文献第90-95页
附录 1 拓扑检查程序源代码第95-10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01-103页
致谢第103-104页
个人简历第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云浮电厂发电成本分析及其控制优化研究
下一篇:H集团总部职能部门绩效管理体系再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