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第10-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9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6-19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9-22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第2章 公共权力理性化视角下大部制改革的理论分析 | 第22-35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2-27页 |
2.1.1 公共权力及其理性化的内涵及表现 | 第22-25页 |
2.1.2 大部制及其改革的内涵 | 第25-27页 |
2.2 公共权力理性化视角下大部制改革的理论依据 | 第27-31页 |
2.2.1 马克斯·韦伯科层制组织及其理性化理论 | 第27-28页 |
2.2.2 权力分立与制衡理论 | 第28-30页 |
2.2.3 公共选择理论 | 第30-31页 |
2.2.4 政府职能转变理论 | 第31页 |
2.3 公共权力理性化对大部制改革的价值诉求 | 第31-35页 |
2.3.1 有利于公务人员确立正确的公共权力观 | 第32页 |
2.3.2 有利于政府职能有机整合和实现实质性转变 | 第32-33页 |
2.3.3 有利于行政组织结构合理和优化 | 第33-34页 |
2.3.4 有利于构建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 | 第34-35页 |
第3章 当前公共权力理性化视角下我国大部制改革的现状分析 | 第35-48页 |
3.1 公共权力理性化视角下我国大部制改革的初步实践 | 第35-39页 |
3.2 公共权力理性化视角下我国大部制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9-43页 |
3.2.1 公共权力分配不合理导致部门职能错位、越位、缺位 | 第39-40页 |
3.2.2 长期倚重经济管理权力使职能重点难以突出 | 第40页 |
3.2.3 部门“本位”意识深植带来部门合并貌合神离 | 第40-41页 |
3.2.4 各部门争抢决策权影响权力结构优化和行政运行机制科学化 | 第41-42页 |
3.2.5 政府控权日久致使部门某些职能无法外移 | 第42-43页 |
3.3 公共权力理性化视角下我国大部制改革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3-48页 |
3.3.1 公共权力的所有者和使用者倒置 | 第43-44页 |
3.3.2 公共权力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畸变 | 第44页 |
3.3.3 公共权力的分配与政府职能脱钩 | 第44-45页 |
3.3.4 公共权力的权责不一 | 第45-46页 |
3.3.5 公共权力的监督虚置 | 第46-48页 |
第4章 公共权力理性化视角下国外大部制改革的经验借鉴 | 第48-54页 |
4.1 公共权力理性化视角下国外大部制改革的做法 | 第48-51页 |
4.1.1 英国决策权与执行权分开的模式 | 第48-49页 |
4.1.2 美国监管权等重要权力分立的做法 | 第49-50页 |
4.1.3 日本大部制改革中分权的做法 | 第50-51页 |
4.2 公共权力理性化视角下国外大部制改革的启示 | 第51-54页 |
4.2.1 “集中的决策控制权”与“分散的执行自主权”有机结合 | 第51-52页 |
4.2.2 强化监督权的独立性和有效性 | 第52页 |
4.2.3 灵活运用分权方式并重视地方基层组织的力量 | 第52-53页 |
4.2.4 以完善法律保障体系为支撑,推进大部制改革 | 第53-54页 |
第5章 公共权力理性化视角下我国大部制改革的改进路径 | 第54-64页 |
5.1 我国大部制改革中公共权力理性化应遵循的原则 | 第54-57页 |
5.1.1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统一的原则 | 第54-55页 |
5.1.2 权责统一的原则 | 第55页 |
5.1.3 权力法定和职权明确原则 | 第55-56页 |
5.1.4 公民参与与政府服务统一的原则 | 第56-57页 |
5.2 公共权力理性化视角下我国大部制改革的具体改进思路 | 第57-64页 |
5.2.1 树立现代行政理念以养成正确权力观 | 第57-58页 |
5.2.2 准确定位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 第58-59页 |
5.2.3 合理设置和适应调整政府部门机构 | 第59-60页 |
5.2.4 优化权力结构以完善既协调又制约的行政运行机制 | 第60-62页 |
5.2.5 培育和壮大民间组织为政府职能外移和公民参与改革创造条件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