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直接液化轻质油的芳烃分离与液化产物再加氢行为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前言 | 第12-14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4-33页 |
·煤加氢液化的发展史 | 第14-15页 |
·煤直接液化工艺 | 第15-18页 |
·美国EDS供氢溶剂工艺 | 第15-16页 |
·日本NEDOL工艺 | 第16页 |
·美国SRC溶剂精炼煤法 | 第16页 |
·美国HTI工艺 | 第16页 |
·俄罗斯FFI低压加氢液化工艺 | 第16-17页 |
·德国IGOR工艺 | 第17页 |
·煤油共炼(UOP)工艺 | 第17页 |
·中国神华工艺 | 第17-18页 |
·煤液化油制取芳烃化合物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 第18-21页 |
·煤加氢液化生产芳烃的重要性 | 第18页 |
·煤加氢液化生产芳烃的可行性 | 第18-21页 |
·煤液化粗油的分析方法 | 第21-24页 |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第21-22页 |
·经典柱色谱法 | 第22-23页 |
·其它分析方法 | 第23-24页 |
·煤液化油的分离 | 第24-29页 |
·精馏技术 | 第24-26页 |
·溶剂萃取 | 第26-29页 |
·催化加氢技术 | 第29-31页 |
·温度 | 第29-30页 |
·催化剂 | 第30页 |
·压力 | 第30-31页 |
·煤液化残渣的组成及利用 | 第31-32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32-33页 |
第2章 煤液化轻质油的优化分离及芳烃提纯 | 第33-62页 |
·原料和试剂 | 第33页 |
·试验及分析方法 | 第33-3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6-60页 |
·神华煤液化轻质油的组成 | 第36-37页 |
·馏分A的组成 | 第37-39页 |
·馏分B的组成 | 第39-41页 |
·馏分B的间歇精馏 | 第41-53页 |
·馏分B的萃取分离 | 第53-60页 |
·小结 | 第60-62页 |
第3章 多环芳烃的催化加氢性能研究 | 第62-80页 |
·原料、试剂及试验仪器 | 第62-64页 |
·原料及催化剂 | 第62页 |
·试剂 | 第62-63页 |
·装置与仪器 | 第63-64页 |
·试验方法 | 第64-65页 |
·菲的催化加氢试验 | 第64页 |
·催化剂的制备及预硫化 | 第64-65页 |
·GC-MS分析 | 第6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5-78页 |
·工艺条件对菲加氢性能的影响 | 第65-68页 |
·菲的催化加氢动力学模型 | 第68-70页 |
·加氢催化剂的合成 | 第70-78页 |
·小结 | 第78-80页 |
第4章 褐煤液化轻质油的分析及催化加氢研究 | 第80-91页 |
·原料、试剂及试验装置 | 第80页 |
·褐煤液化轻质油 | 第80页 |
·试剂 | 第80页 |
·试验装置 | 第80页 |
·试验方法 | 第80-82页 |
·褐煤液化轻质油的化学组成分析 | 第81-82页 |
·元素分析 | 第82页 |
·GC-MS分析 | 第8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2-90页 |
·褐煤液化轻质油的组成 | 第82页 |
·酸性组分的GC-MS分析 | 第82-84页 |
·碱性组分的GC-MS分析 | 第84-85页 |
·中性组分的GC-MS分析 | 第85-86页 |
·褐煤液化油加氢前后化学组成的变化 | 第86-88页 |
·褐煤液化油中芳烃及酚类组成的变化 | 第88-90页 |
·小结 | 第90-91页 |
第5章 低温煤焦油的分析及催化加氢研究 | 第91-107页 |
·原料、试剂及试验装置 | 第91-92页 |
·原料与试剂 | 第91页 |
·试验装置 | 第91-92页 |
·试验方法 | 第92-94页 |
·低温煤焦油的加氢反应 | 第92-93页 |
·族组分分析 | 第93-94页 |
·GC-MS分析 | 第9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4-105页 |
·低温煤焦油的组成 | 第94-99页 |
·反应条件对低温煤焦油加氢性能的影响 | 第99-100页 |
·低温煤焦油产物中芳烃化合物和酚类化合物的组成 | 第100-103页 |
·催化剂对低温煤焦油加氢性能的影响 | 第103-105页 |
·小结 | 第105-107页 |
第6章 煤液化残渣加氢处理及动力学研究 | 第107-124页 |
·原料、试剂及试验装置 | 第107页 |
·原料与试剂 | 第107页 |
·试验装置 | 第107页 |
·试验和分析方法 | 第107-110页 |
·残渣的元素分析 | 第107页 |
·残渣的热重分析 | 第107-108页 |
·残渣的加氢反应 | 第108页 |
·残渣及其加氢产物的组成分析 | 第108-11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10-122页 |
·液化残渣的工业分析、元素分析及族组成分析 | 第110页 |
·液化残渣的热重分析 | 第110-111页 |
·反应条件对残渣加氢性能的影响 | 第111-116页 |
·残渣加氢动力学研究 | 第116-120页 |
·动力学模型检验与解释 | 第120-122页 |
·小结 | 第122-124页 |
第7章 总结 | 第124-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34页 |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134-135页 |
致谢 | 第135-136页 |
附录 | 第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