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各种企业经济论文--联合企业经济论文--高新技术企业论文

昆明高新区面向东南亚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8页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第8-10页
        1.1.1 选题背景第8-9页
        1.1.2 论文选题意义第9-10页
    1.2 基本概念探讨第10-12页
    1.3 国内外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综述及经验借鉴第12-18页
        1.3.1 国外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做法第12-14页
        1.3.2 国内园区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经验总结第14-16页
        1.3.3 国内外参与境外区域经济合作的经验借鉴第16-18页
第二章 昆明高新区面向东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条件及需求第18-38页
    2.1 昆明高新区面向东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 SWOT 分析第21-30页
        2.1.1 昆明高新区与东南亚合作的内部因素分析(SW)第21-26页
        2.1.2 昆明高新区面东南亚合作外部环境分析(OT)第26-29页
        2.1.3 小结第29-30页
    2.2 东南亚市场需求状况分析第30-35页
        2.2.1 云南面向东南亚区域经济合作现状第30-32页
        2.2.2 区域经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第32-33页
        2.2.3 昆明高新区与东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第33-35页
    2.3 昆明高新区面向东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需求分析第35-38页
        2.3.1 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需求第35页
        2.3.2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实现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需求第35-36页
        2.3.3 是睦邻友好提升国际知名度、国际影响力的需求第36页
        2.3.4 桥头堡建设“排头兵”的需求第36-38页
第三章 昆明高新区面向东南亚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第38-47页
    3.1 昆明高新区面向东南亚区域经济合作基本思路第38页
    3.2 昆明高新区面向东南亚区域经济合作空间布局第38-39页
    3.3 昆明高新区面向东南亚区域经济合作领域第39-40页
    3.4 昆明高新区面向东南亚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第40-43页
        3.4.1 技术、产品、资金输出第41页
        3.4.2 以项目合作为基础的共同开发、管理第41-42页
        3.4.3 设立“合作基地”、“合资公司”第42页
        3.4.4 设立跨境合作园区第42-43页
    3.5 昆明高新区面向东南亚区域经济合作工作重点第43-45页
        3.5.1 支持昆明高新区内明星企业“走出去”开拓市场第43-44页
        3.5.2 加快推进“海外园”(境外合作区)建设第44页
        3.5.3 建设国际科技创新平台第44页
        3.5.4 积极的推进技术转移第44页
        3.5.5 积极的推进科技惠民示范工程第44-45页
    3.6 昆明高新区面向东南亚区域经济合作合作途径第45-47页
        3.6.1 政府途径第45页
        3.6.2 企业途径第45-46页
        3.6.3 民间途径第46-47页
第四章 昆明高新区面向东南亚合作对策第47-56页
    4.1 增强对外合作意识,使双方利益融合提升到更高水平第47页
    4.2 建立及完善合作机制,推进对外合作项目顺利开展第47-48页
        4.2.1 充分利用现有合作机制第47页
        4.2.2 建立管理协调运行机制第47-48页
        4.2.3 强化双边合作保障机制第48页
    4.3 制定对外合作规划,指导高新区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开展合作第48页
    4.4 多渠道筹措资金,为对外合作提供强有力的财力支持第48-50页
        4.4.1 积极争取政府基金和专项资金第48-49页
        4.4.2 充分用活自有资金第49页
        4.4.3 积极争取境外资本投入第49-50页
        4.4.4 积极争取国际金融组织的资金支持第50页
        4.4.5 广泛吸引社会、民间资金参与第50页
    4.5 加强合作平台建设,提高合作的层次和水平第50-52页
        4.5.1 充分利用现有的合作平台第50-51页
        4.5.2 探索建立新的合作平台第51-52页
    4.6 建立国际人才队伍,为对外合作提供人才与智力保障第52-53页
    4.7 增强风险意识和防控能力,降低和规避境外合作风险第53-56页
        4.7.1 熟悉境外合作发展软环境第53-54页
        4.7.2 建立争端解决机制第54页
        4.7.3 防控汇率风险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58-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技术进步对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机制及效应研究
下一篇:产业结构调整的财政金融支持体系建设--以云南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