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9页 |
一、研究的背景 | 第8-10页 |
(一)国际背景 | 第8-9页 |
(二)国内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一)研究的目的 | 第10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三、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四、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7-19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第二章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形成、理论渊源及主要内容 | 第19-37页 |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出的过程 | 第19-21页 |
二、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渊源 | 第21-29页 |
(一)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第21-24页 |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 第24-28页 |
(三)国际上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 | 第28-29页 |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9-37页 |
(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第29-31页 |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要内涵 | 第31-33页 |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特征 | 第33-34页 |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路径 | 第34-37页 |
第三章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贡献及实践意义 | 第37-47页 |
一、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贡献 | 第37-41页 |
(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中国化发展 | 第37-38页 |
(二)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优秀思想的批判性继承和创造性转化 | 第38-40页 |
(三)吸收、借鉴和丰富了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念 | 第40-41页 |
二、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实践意义 | 第41-47页 |
(一)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重要支撑 | 第41-42页 |
(二)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国的负责任态度 | 第42-44页 |
(三)为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 第44-45页 |
(四)促进了新型大国关系的调整和构建 | 第45-47页 |
第四章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实现路径 | 第47-54页 |
一、坚定“四个自信”,构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 第47-48页 |
二、促进亚太经济一体化,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 | 第48-49页 |
三、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第49-50页 |
四、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第50-52页 |
五、加强世界各国文化交流与沟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第52-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