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0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4-15页 |
1.2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2.1 成组技术的研究及发展现状 | 第15-17页 |
1.2.2 船舶曲面分段建造技术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18-20页 |
第2章 成组技术的基本原理及曲面分段制造技术分析 | 第20-30页 |
2.1 成组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20-22页 |
2.2 中间产品的内涵 | 第22-23页 |
2.3 曲面分段的制造工艺流程及存在问题分析 | 第23-28页 |
2.3.1 曲面分段结构分析 | 第24-25页 |
2.3.2 曲面分段的制造工艺流程分析 | 第25-28页 |
2.4 实现曲面分段制造成组技术的关键及研究思路 | 第28-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基于成组技术的曲面分段划分及结构分解研究 | 第30-46页 |
3.1 基于成组技术的曲面分段合理划分及相似性分类 | 第30-37页 |
3.1.1 船体各区域的分段划分及特征分析 | 第30-33页 |
3.1.2 船舶曲面分段的分类及特征分析 | 第33-37页 |
3.2 基于成组技术的曲面分段制造级的合理划分 | 第37-38页 |
3.3 基于DAP技术的曲面分段结构分解研究 | 第38-45页 |
3.3.1 DAP技术简介 | 第39页 |
3.3.2 基于DAP技术单壳曲面分段的结构分解 | 第39-41页 |
3.3.3 基于DAP技术双壳曲面分段的结构分解 | 第41-42页 |
3.3.4 基于DAP技术曲面立体分段的结构分解 | 第42-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曲面分段成组制造模式研究 | 第46-64页 |
4.1 曲面分段成组制造工艺特征分析 | 第46-47页 |
4.2 基于ART-2神经网络模型技术的曲面分段各级中间产品分类成组 | 第47-56页 |
4.2.1 曲面分段各级中间产品的分类成组原则 | 第47-49页 |
4.2.2 曲面分段各级中间产品遴选分析 | 第49-50页 |
4.2.3 基于ART-2神经网络模型的曲面分段各级中间产品分类遴选 | 第50-56页 |
4.3 基于成组技术的曲面分段各级中间产品的分道生产流程的构建 | 第56-57页 |
4.3.1 基于成组技术的零件加工分道生产流程的构建 | 第56页 |
4.3.2 基于成组技术的小组立分道生产流程的构建 | 第56-57页 |
4.3.3 基于成组技术的中组立分道生产流程的构建 | 第57页 |
4.4 曲面分段成组制造模式的构建 | 第57-61页 |
4.4.1 单壳曲面分段成组制造模式的构建 | 第57-58页 |
4.4.2 双壳曲面分段成组制造模式的构建 | 第58-59页 |
4.4.3 曲面立体分段成组制造模式的构建 | 第59-61页 |
4.5 曲面分段成组制造模式的整体布局 | 第61-6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5章 曲面分段成组制造虚拟流水线生产模式研究 | 第64-82页 |
5.1 曲面分段成组制造模式中的生产效率问题 | 第64-65页 |
5.2 曲面分段成组制造虚拟流水线的构建 | 第65-70页 |
5.2.1 建立曲面分段成组制造虚拟流水线生产模式 | 第65-66页 |
5.2.2 曲面分段成组制造虚拟流水线作业班组的组建 | 第66-67页 |
5.2.3 曲面分段成组制造虚拟流水线生产节拍的确定 | 第67-69页 |
5.2.4 曲面分段成组制造虚拟流水线模型的建立 | 第69-70页 |
5.3 基于生产节拍的曲面分段成组制造虚拟流水线的平衡及优化 | 第70-80页 |
5.3.1 基于生产节拍的曲面分段成组制造虚拟流水线的平衡问题 | 第70-76页 |
5.3.2 曲面分段成组制造虚拟流水线的优化 | 第76-8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第6章 某船厂曲面分段成组制造虚拟流水线生产模式的应用 | 第82-92页 |
6.1 曲面分段车间简介 | 第82页 |
6.2 曲面分段生产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82-85页 |
6.3 曲面分段成组制造虚拟流水线生产模式的应用 | 第85-87页 |
6.4 运行效果分析 | 第87-91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92-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8页 |
附录1 某船体分段总段划分图 | 第98-99页 |
附录2 182分段详细组立流程 | 第99-100页 |
附录3 组立类型代码表 | 第100-101页 |
附录4 结构特征代码表 | 第101-10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2-104页 |
致谢 | 第104-105页 |
中文详细摘要 | 第105-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