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绝句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1页 |
0.1 李商隐绝句的研究价值及现实意义 | 第8页 |
0.2 李商隐绝句的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0.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0.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0.3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0-11页 |
1 李商隐绝句创作的社会文化背景 | 第11-17页 |
1.1 晚唐的社会文化环境 | 第11页 |
1.2 晚唐绝句体的发展概况 | 第11-17页 |
2 李商隐绝句的题材 | 第17-29页 |
2.1 咏史题材 | 第17-20页 |
2.2 爱情题材 | 第20-23页 |
2.3 仕宦题材 | 第23-25页 |
2.4 隐逸题材 | 第25-29页 |
3 李商隐绝句的艺术成就 | 第29-38页 |
3.1 李商隐绝句艺术的继承与开拓 | 第29-34页 |
3.1.1 学杜诗锤炼诗句 借古讽今 | 第29-30页 |
3.1.2 继齐梁绮丽婉约 深婉绵邈 | 第30-31页 |
3.1.3 承韩愈奇崛险怪 短小雄浑 | 第31-32页 |
3.1.4 变李贺绮丽哀怨 深邃悲凉 | 第32-34页 |
3.2 李商隐绝句独特艺术手法 | 第34-37页 |
3.2.1 典故的使用 | 第34-35页 |
3.2.2 意象的营造 | 第35-36页 |
3.2.3 对比修辞 | 第36-37页 |
3.3 李商隐五、七绝艺术辨析 | 第37-38页 |
4 李商隐绝句在唐绝句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 第38-41页 |
4.1 李商隐绝句在唐绝句史上的地位 | 第38-39页 |
4.2 李商隐绝句对晚唐宋初诗坛的影响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