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星篆书艺术风格研究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1 绪论 | 第6-8页 |
1.1 研究现状 | 第6-7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7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7-8页 |
2 生平介绍 | 第8-10页 |
2.1 人生经历 | 第8页 |
2.2 学书历程 | 第8-10页 |
3 篆书取法及分期 | 第10-17页 |
3.1 青年时期初学峄山,兼习邓赵二吴 | 第10-13页 |
3.2 中年时期学习吴大澂 | 第13-14页 |
3.3 中晚年时期夯实古文字功底 | 第14-17页 |
4 篆书风格特征分析及作品鉴赏 | 第17-38页 |
4.1 篆书风格特征分析 | 第17-31页 |
4.1.1 坚实凝重的用笔 | 第17-19页 |
4.1.2 别出新意的结体 | 第19-27页 |
4.1.3 自出新意的章法 | 第27-29页 |
4.1.4 燥润合度的用墨 | 第29-31页 |
4.2 篆书作品鉴赏 | 第31-38页 |
4.2.1 《长安八景》十条屏 | 第31-34页 |
4.2.2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 第34-35页 |
4.2.3 甲骨文集字七言联 | 第35-36页 |
4.2.4 《仓颉庙记》十条屏 | 第36-37页 |
4.2.5 《云泽九六》 | 第37-38页 |
5 篆书艺术风格形成根源 | 第38-43页 |
5.1 社会环境对邱星篆书创作的影响 | 第38-39页 |
5.2 生活环境对邱星篆书创作的影响 | 第39-40页 |
5.3 书学思想对邱星篆书创作的影响 | 第40-43页 |
6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5页 |
发表论文(作品)、专利、比赛获奖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9页 |
附录 | 第49-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