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目录 | 第6-8页 |
1 文献综述 | 第8-21页 |
1.1 金矿资源现状 | 第8-10页 |
1.1.1 国内外金矿资源概述 | 第8-9页 |
1.1.2 难处理金矿资源概述 | 第9-10页 |
1.2 含硫砷金矿预处理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1.2.1 细菌氧化法 | 第10-12页 |
1.2.2 湿法化学法 | 第12-13页 |
1.2.3 热压氧化法 | 第13页 |
1.2.4 焙烧氧化法 | 第13-14页 |
1.2.5 固化焙烧法 | 第14-15页 |
1.2.6 双层球团焙烧法 | 第15-16页 |
1.3 矿物的分选方法 | 第16-20页 |
1.3.1 粉碎技术及设备 | 第17-18页 |
1.3.2 分选技术及设备 | 第18-20页 |
1.4 研究的目的及思路 | 第20-21页 |
2 含硫砷金精矿原料性能与研究方法 | 第21-28页 |
2.1 含硫砷金精矿的原料性能 | 第21-24页 |
2.1.1 金精矿的物化性能 | 第21-22页 |
2.1.2 金精矿的物相组成 | 第22-24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4-27页 |
2.2.1 双层球团的制备及焙烧 | 第24-26页 |
2.2.2 焙烧球壳核分离试验 | 第26-2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3 双层球团焙烧后壳核分离方法的研究 | 第28-42页 |
3.1 双层球团焙烧后壳核的产物 | 第28-31页 |
3.1.1 球核焙烧产物 | 第28-30页 |
3.1.2 球壳焙烧产物 | 第30-31页 |
3.2 物理选矿方法分离壳核的效果 | 第31-32页 |
3.2.1 磁选法 | 第31页 |
3.2.2 重选法 | 第31-32页 |
3.3 基于焙烧产物强度特性的球壳剥离方法 | 第32-38页 |
3.3.1 自磨法 | 第33-35页 |
3.3.2 半自磨法 | 第35-36页 |
3.3.3 落下冲击法 | 第36-38页 |
3.4 基于焙烧产物应力特性的球壳剥离方法 | 第38-40页 |
3.4.1 用水量对水淬法球壳剥离效果的影响 | 第39-40页 |
3.4.2 水温对水淬法剥离球壳效果的影响 | 第40页 |
3.5 球壳剥离后的筛分 | 第40-4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4 双层球团中制备隔离层强化壳核分离的技术 | 第42-60页 |
4.1 隔离层物质的选定 | 第42-43页 |
4.2 Na_2CO_3隔离层的制备条件 | 第43-51页 |
4.2.1 球核粒径的影响 | 第43-45页 |
4.2.2 隔离层物质用量的影响 | 第45-47页 |
4.2.3 隔离层水分的影响 | 第47-49页 |
4.2.4 隔离层制备时间的影响 | 第49-51页 |
4.3 球壳的制备条件 | 第51-53页 |
4.3.1 球壳水分的影响 | 第51-52页 |
4.3.2 球壳制备时间的影响 | 第52-53页 |
4.4 Na_2CO_3隔离层对双层球团的影响 | 第53-56页 |
4.4.1 Na_2CO_3隔离层对双层球团强度的影响 | 第53-54页 |
4.4.2 Na_2CO_3隔离层对硫砷脱除及固化的影响 | 第54页 |
4.4.3 Na_2CO_3隔离层对球壳剥离的影响 | 第54-56页 |
4.5 隔离层种类对双层球团的影响 | 第56-57页 |
4.5.1 隔离层种类对双层球团强度的影响 | 第56页 |
4.5.2 隔离层种类对球壳剥离的影响 | 第56-57页 |
4.6 工艺流程推荐 | 第57-58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5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