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20页 |
1.1 细胞生物传感器与细胞力学 | 第9-10页 |
1.1.1 生物传感器 | 第9页 |
1.1.2 电化学传感器 | 第9-10页 |
1.1.3 电化学聚合法 | 第10页 |
1.2 电极表面修饰及黏附细胞的不同表征方法 | 第10-13页 |
1.2.1 电化学方法 | 第10-12页 |
1.2.2 物理方法 | 第12-13页 |
1.3 界面修饰对细胞黏附的应用 | 第13-16页 |
1.3.1 生物医学领域 | 第14-15页 |
1.3.2 细胞电化学分析领域 | 第15-16页 |
1.4 植物细胞力学的研究 | 第16-18页 |
1.4.1 植物细胞力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4.2 植物细胞细胞壁的力学研究 | 第17-18页 |
1.5 原生质体的研究 | 第18页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基于表面质子化聚多巴胺修饰电极用于拟南芥原生质体的黏附与测定 | 第20-28页 |
2.1 前言 | 第20-21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1-22页 |
2.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第21页 |
2.2.2 实验方法 | 第21-22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2-27页 |
2.3.1 适于原生质体黏附质子化聚多巴胺膜的制备及其电化学循环伏安表征 | 第22-23页 |
2.3.2 电化学阻抗法用于监测不同数目拟南芥原生质体 | 第23-25页 |
2.3.3 拟南芥原生质体在修饰电极上黏附过程的QCM实时监测 | 第25-26页 |
2.3.4 多巴胺表面膜的电镜扫描(SEM)图 | 第26-27页 |
2.4 结论 | 第27-28页 |
第三章 渗透压对原生质体的影响及拟南芥悬浮细胞的培养、拟南芥植株的培养 | 第28-35页 |
3.1 前言 | 第28-29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29-33页 |
3.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29页 |
3.2.2 基本培养基及配方[60] | 第29页 |
3.2.3 拟南芥植株的栽培[60] | 第29页 |
3.2.4 拟南芥悬浮细胞的培养[60] | 第29-30页 |
3.2.5 拟南芥原生质体的提取[60] | 第30页 |
3.2.6 高渗透压拟南芥原生质体的影响[60] | 第30-33页 |
3.2.7 低渗透压对拟南芥原生质体的影响 | 第33页 |
3.3 总结 | 第33-35页 |
第四章 电化学聚合多巴胺PDA/ITO表面膜的建立及用于拟南芥悬浮细胞的黏附 | 第35-40页 |
4.1 前言 | 第35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35-37页 |
4.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35-36页 |
4.2.2 实验方法 | 第36-37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37-39页 |
4.3.1 在光透ITO电极上电聚合不同厚度的多巴胺(DA) | 第37-38页 |
4.3.2 在光透ITO电极上电聚合多巴胺后黏附拟南芥悬浮细胞的循环伏安(CV)和电化学阻抗谱(EIS)行为表征 | 第38-39页 |
4.4 总结 | 第39-40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第40-42页 |
5.1 全文小结 | 第40-41页 |
5.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41页 |
5.3 下一步研究设想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作者简历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