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9页 |
第一部分 COPD 概述 | 第9-26页 |
1.1 定义 | 第9-10页 |
1.2 COPD 的流行病学和经济负担 | 第10页 |
1.3 COPD 的危险因素 | 第10-13页 |
1.3.1 个体因素 | 第10-11页 |
1.3.1.1 基因 | 第10页 |
1.3.1.2 哮喘和气道高反应性 | 第10-11页 |
1.3.1.3 营养状况和肺发育 | 第11页 |
1.3.2 环境因素 | 第11-13页 |
1.3.2.1 吸烟 | 第11页 |
1.3.2.2 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 | 第11页 |
1.3.2.3 室内、外空气污染 | 第11-12页 |
1.3.2.4 感染 | 第12页 |
1.3.2.5 社会经济地位 | 第12-13页 |
1.4 COPD 发病机制、病理、病理生理 | 第13-16页 |
1.4.1 发病机制 | 第13页 |
1.4.2 病理改变 | 第13-14页 |
1.4.3 病理生理 | 第14-16页 |
1.4.3.1 粘液高分泌 | 第14页 |
1.4.3.2 纤毛功能失调 | 第14-15页 |
1.4.3.3 气流受限和肺过度充气 | 第15页 |
1.4.3.4 气体交换异常 | 第15页 |
1.4.3.5 肺动脉高压和肺心病 | 第15-16页 |
1.4.3.6 全身效应 | 第16页 |
1.5 临床表现 | 第16-18页 |
1.5.1 症状 | 第16-17页 |
1.5.1.1 呼吸困难 | 第16页 |
1.5.1.2 咳嗽 | 第16-17页 |
1.5.1.3 咳痰 | 第17页 |
1.5.1.4 喘息和胸闷 | 第17页 |
1.5.1.5 其他症状 | 第17页 |
1.5.2 体征 | 第17-18页 |
1.6 辅助检查 | 第18-19页 |
1.6.1 影像学检查 | 第18-19页 |
1.6.1.1 X 线平片 | 第18页 |
1.6.1.2 胸部 CT 检查 | 第18-19页 |
1.6.1.3 核医学检查 | 第19页 |
1.6.2 肺功能测定 | 第19页 |
1.7 诊断 | 第19-20页 |
1.8 评估 | 第20-23页 |
1.8.1 症状评估 | 第20页 |
1.8.2 肺功能评估 | 第20页 |
1.8.3 急性加重风险评估 | 第20-21页 |
1.8.4 合并症的评估 | 第21页 |
1.8.5 COPD 的综合评估 | 第21-23页 |
1.9 COPD 稳定期治疗 | 第23-26页 |
1.9.1 减少危险因素 | 第23页 |
1.9.2 药物治疗 | 第23-24页 |
1.9.2.1 支气管扩张剂 | 第23页 |
1.9.2.2 糖皮质激素 | 第23-24页 |
1.9.2.3 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的联合吸入治疗 | 第24页 |
1.9.2.4 磷酸二酯酶-4 抑制剂 | 第24页 |
1.9.2.5 其他药物治疗 | 第24页 |
1.9.3 非药物治疗 | 第24-26页 |
1.9.3.1 康复治疗 | 第24-25页 |
1.9.3.2 氧疗 | 第25页 |
1.9.3.3 通气支持 | 第25页 |
1.9.3.4 外科治疗 | 第25-26页 |
1.10 COPD 急性加重期的治疗 | 第26页 |
第二部分 COPD 临床回顾性分析 | 第26-28页 |
第三部分 早期评估 COPD 的影像学检查进展 | 第28-33页 |
3.1 CT 定量评估 | 第29-31页 |
3.2 核磁共振 | 第31-32页 |
3.3 核医学检查 | 第32-33页 |
第四部分 总结 | 第33-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45页 |
致谢 | 第45-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