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表录 | 第13-14页 |
图录 | 第14-15页 |
缩略词表 | 第15-16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6-24页 |
1. 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 | 第16-21页 |
2. 夹竹桃麻素的相关研发现状 | 第21-22页 |
3. 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 | 第22-24页 |
第二章 早期 Ⅱ 型糖尿病肾病小鼠模型建立及确证 | 第24-34页 |
前言 | 第24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4-26页 |
1.1 实验动物 | 第24页 |
1.2 实验试剂 | 第24-25页 |
1.3 实验仪器 | 第25页 |
1.4 器械与耗材 | 第25-26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6-29页 |
2.1 SPF 级小鼠饲养与管理 | 第26页 |
2.1.1 动物房屏障系统 | 第26页 |
2.1.2 小鼠饲养和管理 | 第26页 |
2.2 早期 Ⅱ 型糖尿病肾病小鼠模型建立 | 第26-28页 |
2.2.1 单侧肾脏切除术 | 第26-27页 |
2.2.2 假手术 | 第27页 |
2.2.3 Ⅱ 型糖尿病肾病成模标准 | 第27页 |
2.2.4 分组 | 第27-28页 |
2.2.5 给药 | 第28页 |
2.3 空腹 6 小时血糖浓度及体重测定 | 第28页 |
2.4 24 小时尿液收集和微量尿白蛋白测定 | 第28页 |
2.5 肾脏 PAS 染色病理分析 | 第28-29页 |
2.6 统计分析 | 第29页 |
3 结果 | 第29-33页 |
3.1 空腹 6 小时体重 | 第29-30页 |
3.2 空腹 6 小时血糖 | 第30页 |
3.3 24 小时微量尿白蛋白总量 | 第30-31页 |
3.4 肾脏组织切片 PAS 染色结果(*400) | 第31-33页 |
4 讨论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夹竹桃麻素在早期 Ⅱ 型糖尿病肾病小鼠的体内药效学验证 | 第34-46页 |
前言 | 第34页 |
1 实验材料 | 第34-36页 |
1.1 实验动物 | 第34页 |
1.2 实验试剂 | 第34-35页 |
1.3 实验仪器 | 第35页 |
1.4 器械与耗材 | 第35-36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6-39页 |
2.1 SPF 级小鼠饲养与管理 | 第36页 |
2.1.1 动物房屏障系统 | 第36页 |
2.1.2 小鼠饲养和管理 | 第36页 |
2.2 早期 Ⅱ 型糖尿病肾病小鼠模型建立 | 第36-37页 |
2.2.1 单侧肾脏切除术 | 第36页 |
2.2.2 Ⅱ 型糖尿病肾病成模标准 | 第36-37页 |
2.2.3 分组 | 第37页 |
2.2.4 给药 | 第37页 |
2.3 空腹 6 小时血糖浓度及体重测定 | 第37页 |
2.4 24 小时尿液收集和微量尿白蛋白测定 | 第37页 |
2.5 肾小球滤过率测定: | 第37-38页 |
2.6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 第38页 |
2.7 肾脏 PAS 染色病理分析 | 第38-39页 |
2.8 统计分析 | 第39页 |
3 结果 | 第39-43页 |
3.1 空腹 6 小时体重 | 第39页 |
3.2 空腹 6 小时血糖 | 第39-40页 |
3.3 糖化血红蛋白 | 第40页 |
3.4 24 小时微量尿白蛋白总量 | 第40-41页 |
3.5 肾脏组织切片 PAS 染色结果(*400) | 第41-43页 |
3.6 肾小球滤过率 | 第43页 |
4 讨论 | 第43-46页 |
第四章 总结 | 第46-49页 |
1 早期 Ⅱ 型糖尿病肾病小鼠模型的建立及确证 | 第46页 |
2 夹竹桃麻素在早期 Ⅱ 型糖尿病肾病小鼠的体内药效学验证 | 第46-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