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保护管理论文--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论文--部门环境规划与管理论文

基于多层次结构模型的钢铁企业绿色性量化评价体系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8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9-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1 钢铁企业评价现状第12-14页
        1.2.2 钢铁企业评价方法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5-16页
        1.3.1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页
    1.4 研究课题的创新点第16-18页
第2章 钢铁企业多层次结构模型的构建第18-24页
    2.1 对象—过程方法(OPM)建模第18-20页
        2.1.1 OPM建模元素第18-19页
        2.1.2 OPM建模模型第19-20页
    2.2 基于OPM的钢铁企业多层次结构模型第20-23页
        2.2.1 钢铁企业层次结构的划分第20-21页
        2.2.2 基于OPM的钢铁企业多层次结构模型的建立第21-23页
    2.3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3章 基于多层次结构模型的钢铁企业绿色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24-35页
    3.1 钢铁企业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第24页
    3.2 钢铁生产过程特性分析第24-25页
    3.3 基于多层次结构模型的钢铁企业绿色性评价指标的确定第25-30页
        3.3.1 资源消耗层次结构指标第26-27页
        3.3.2 环境影响层次结构指标第27-28页
        3.3.3 内部控制层次结构指标第28-30页
    3.4 基于多层次结构模型的钢铁企业绿色性评价指标的计算第30-34页
        3.4.1 资源消耗类指标的计算第30-31页
        3.4.2 环境影响类指标的计算第31-33页
        3.4.3 内部控制类指标的计算第33-34页
    3.5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4章 基于雷达图法的钢铁企业绿色性量化评价第35-40页
    4.1 单项指标的评价分析方法第35-37页
        4.1.1 指标基准值的确定第35-36页
        4.1.2 单项指标的评价第36-37页
    4.2 基于雷达图分析法的量化评价过程第37-39页
        4.2.1 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第37页
        4.2.2 雷达图的绘制第37-38页
        4.2.3 雷达图分析法的量化评价第38-39页
    4.3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5章 钢铁企业绿色性量化评价实例第40-51页
    5.1 钢铁企业背景介绍第40-41页
    5.2 单项指标的绿色性量化评价结果与分析第41-43页
        5.2.1 单项指标相关生产报表第41页
        5.2.2 单项指标的绿色性量化评价第41-43页
    5.3 基于雷达图法的绿色性量化评价结果与分析第43-49页
        5.3.1 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第43-45页
        5.3.2 区域级指标的量化评价结果与分析第45-46页
        5.3.3 工场级指标的量化评价结果与分析第46-47页
        5.3.4 企业级指标的量化评价结果与分析第47-49页
    5.4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1-52页
    6.1 结论第51页
    6.2 展望第51-52页
致谢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7-58页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Fenton/过硫酸盐降解水中的双酚A和卡马西平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随机森林的长江三角洲PM2.5浓度空间模拟及暴露风险评估